声明:本文仅从心理学角度探讨部分老人的独居现象,无关道德,无关全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员的流动,“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不再束缚年轻人远行的脚步,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几世同堂的现象越发罕见。不知不觉中,“独居老人”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媒体时有报道,多方关注的结果是将“常回家看看”这种愿望形成法律条文。
可是,在法律制约下,强制的只是“回家看看”的行为,而非子女真挚的孝心。记得看过一篇报道:此法律条文出台后,有家老人状告了儿女,儿女不得不回家看望老人,但三个子女只是到家门口站了站,履行了“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就走了。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且不论这个故事中人物的是非,但这个场景浮现时,我们心里,是否会有一种悲哀涌动呢?
悲哀的不仅仅是“孝与不孝”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且是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是什么,让孩子成人后不愿回家?是什么,使得父母与子女形同陌路?这绝不仅限于“孝与不孝”的两极定论。作为一个曾经以孝治天下的国度,孝道曾经可以和功名挂钩,其约束力和影响力可想而知。历史事实早已证明,“孝道”教育并非万能的。
我曾经在街上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个真实场景:一位四五十岁的母亲搂抱着二十岁左右的儿子声泪俱下,哭诉着自己从小多么疼爱他,为他吃苦受累在所不惜,点点滴滴数落着,当母亲的自然是往事历历在目。与母亲情感汹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子表情呆滞,无动于衷,一旁站着儿子的俩同伴也是淡漠地立着。也许,对于我这样一个路人,初次听到母亲的哭诉,心里触动很大,而对于那位儿子及其同伴,这样的哭诉肯定不是第一次听到,才会如此淡漠。他们就是静静地立着,等着不喜欢的这一幕结束而已。
为什么孩子长大不成器,为什么孩子长大不肯体谅父母成为不肖子?如果只是局限于道德角度,如果只是局限于孝道角度,只能一味去谴责子女道德品质不佳,对这个问题本身却提供不了解决方案,无济于事。如今,心理学开始在中国兴起,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尤其父母的言谈举止及如何看待孩子的态度对于孩子的童年影响极大,而童年时的亲子关系会沉入潜意识,在孩子成年后的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那么,孝与不孝的心理根源,自然也在于孩子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一个在精神上从小得不到真正关爱的孩子,多半大了不懂爱为何物(也有相反例子,不在本文讨论之内),共情能力差,一般不能体谅和容纳别人。例如那个在街头哭诉的母亲,一方面强调的只是物质层面的付出,即如何辛辛苦苦、省衣缩食地把孩子拉扯大;另一方面强调的却是孩子亏欠自己很多的为人母的索取心理——这是自古以来孝文化传统的必然产物之一。
至于孩子的感受是怎样的,估计那位饱含辛酸的母亲从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想了解的话估计她的儿子也不肯说吧。假若亲子关系良好,也就不会出现这一幕了。孩子的主体意识,在孝文化中不仅没有得到重视,而且被严重忽略了。这决不是在批判孝文化,而是在说,就心理学而言,从孩子的角度看,孝文化是有缺失之处的,我们今天在继续弘扬孝文化的时候,仍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然,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王朝也不会没落。
可以想象到,那位在街头抱着儿子哭诉的母亲,日后难免会成为一位独居老人,如今儿子单身尚且亲子关系恶劣,何况以后儿子娶了媳妇有了自己的小家呢?独居老人群的形成,其实有着很复杂的因由,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关于独居老人,除了确实因子女不孝而造成老无所养的独居者之外,还有另外一类独居老人,他们主动选择独居的原因,并非每个子女都不孝顺,而是因为他们不善于和长大后的孩子相处,害怕亲密关系所致。这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出生的底层老人,多数没有文化,从小到大经历了缺衣少食的困苦生活,艰难度日中拉扯至少两三个子女长大成人;他们接受了新社会的诸多政治教育,在年轻时思想比上一代进步,对子女不再那么专制压迫,有口吃食宁愿省给孩子们,含辛茹苦,只是希望过上有温饱的生活。
这代人步入晚年时,恰逢商品大潮涌动,社会环境及社会价值观有了很大改变,冲击着他们年轻时的信仰。很快,一些老人找到了新的价值观,与当年渴求温饱的心理相似,那就是有钱才是硬道理。所以,与人攀比子女的成就、收入成为这类老人的主流风气;子女交给自己多少钱,成为他们衡量子女孝顺与否的标尺。他们多数人会为子女带孙辈,由于育儿理念不同,常与青年一代发生冲突,导致诸多不愉快。老人们因常觉得自己出力不讨好,儿女们忘恩负义,所以宁可选择独居生活。
这类老人互相劝慰的话是:“自己手里有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多好!”其实,除了这种渴望自由的心理,他们还无法面对孩子成年的事实,总觉得孩子在自己面前永远是个无知的孩子,长成大人后也应该这样。因为他们无法容忍年轻一代有超过自己的见解,无法接受一家人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而幻想着孩子像小时候一样一味依赖自己,服从自己,所以,这类父母往往与幼稚年龄的孩子相处还好,但当孩子一旦长大有了自己的见解,就会与之发生冲突,无法和平共处,包括孙辈在内。甚至当青年父母违背了传统做法育儿时,这类老人都会更为生气,表面上是在护着孙辈,其实在掩饰自己落后于下一代的虚弱,唯恐自己的地位被边缘化的心理所致。
这不能怪老人们,他们从没有意识到这些,并非有意为之。因为他们的上一代一般都是多少具有封建思想的家长,从未给过他们精神上的关爱;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基本没有接受应该有的正常教育,到了晚年又不再学习,很难接受新观念。只能说,他们是一个由新及旧过渡时代的牺牲品——上没得到父母关爱,下无法与子女和谐相处。于是,这类老人宁愿选择退出家庭建设,去过独居的生活。
这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独立性,又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对家庭生活的逃避。这类独居老人群的知音从此只限于独居老人,他们每日的交流除了衣食住行就是子女孝与不孝的故事,对子女的评价也缺乏稳定的价值观:有时候会对人炫耀自己的孩子多孝顺,有时候会对人历数自己子女的种种罪状,是非观念像翻烙饼一样随意,反正别人也不会记住。但在对人反复的诉说中,强化了自己的负面印象,总是觉得子女不体谅自己是他们惯有的心理,至于子女的感受则完全忽略,只把子女的孝行当成了装饰门面的小饰品。
因为他们确实老了,尤其这种只限于和老年人交往的独居生活,更让他们变得狭隘。有研究表明,如果老人和子孙生活在一起,就会更为身心健康,无疑,那样老人整日获得的信息面比较广,不会局限于与人攀比子女方面,心理自然相对年轻,生命更加具有活力。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真人真事:有一个女儿,本想好好尽孝心,陪着母亲安度晚年,母亲并不领情,不接受倒也罢了,经常当面貌似待她很好,背后却对唯一的女儿时有诋毁,弄得她很苦恼,不明白母亲何以这样对待亲生女儿,更不明白为什么母亲非要选择独居生活,由此心理压力也很大。
这个女儿经济收入低,即使自己买五十元以下的衣服,也多半会给母亲买百元以上的衣服。母亲嘴上说不缺衣服,却在她不买衣服时又暗示她该买新衣服,这也没什么,最糟糕的是,即使带着母亲买的衣服,也总是被母亲嫌弃买的不合适。有一次,因手头紧她为母亲买了八十元的衣服,心怀歉意,虽然母亲见了没问价钱,却立即生气地说:“俺不穿这样的。”幸好有别人在场,劝着母亲接受了这件衣服。后来姨妈向她炫耀自己做富婆的女儿买的衣服,她才明白母亲是想要这样一件衣服,心想人家富婆买的衣服肯定贵重啊,结果姨妈高兴地说:“一百块钱呢!”她立即赞叹表姐明智,给这些执拗的老太太买东西花钱太多也是不讨好的,但姨妈毕竟知足,可自己的妈呢?尽管有时也去炫耀女儿给买衣服了,却从来没有满意过。
于是,这个女儿想通了,无论自己怎么做,母亲都不会满意;也明白了,母亲选择独居,不仅是为了自由和清静,而是无法面对亲密关系,不懂如何与成年后的孩子相处。因为事实证明:即使凡事顺着母亲也是同样得不到母亲的认可,凡事经母亲一对人诉说就变了味道,就成了女儿很难相处的结论。后来这个女儿才不得不承认,母亲爱猜忌,生性多疑,对人没有足够的信任,且爱生是非——合自己心意的就好,不合自己心意的就坏,总之什么事都是她在受委屈,错都是别人的,自己喜欢抱怨不说,还整天弄得身边的人都不高兴。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故事中的母亲除了文化低不学习的因素,还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自恋型母亲,此类母亲是因为从小缺乏爱的安全感而形成的,所以会面对成年的子女百般挑剔,一旦子女的言行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反应强烈,却从不在乎子女的主体感受。最终,这类老人要么与子女同住关系恶劣,要么只有选择独居生活。
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的启示是,既然无法改变上一代人的历史和现状,那就只能从自身做起,斩断旧式不良的亲子关系,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型亲子关系,前辈的亲子悲剧千万不要再重演延续。至少,我们要懂得,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孩子成年后,家人需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依赖与被依赖的两极关系。只有做父母的放手了,孩子才会成熟,家庭才会和睦。
未来合格的家长,不会拒绝亲密,必是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家长,必是不再向孩子一味索债而是与孩子共享人生幸福的家长。
另外,当我们面对亲密关系时,应坦诚以待,好好珍惜,在感情上相互温暖,在精神上相互支撑,彼此都能知足常乐——这才是健康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高英写于2014年4月9日、10日,2019年1月6日略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