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把健康、友情、亲情、事业、爱情、金钱按照重要性做一个排序,你会怎么排列?
很巧,前几天儿子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但是没有限定都是什么,可以自由发挥。我多说了一个精神信仰,他和我一样,也多了这个。而且不同的是,他问我这个问题是他大学心理老师问过他的,就是让你先选择六个,然后再一个个舍弃,最后只保留一个。
选择没有限定范围,这样更遵从内心,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也不用排序。我记得我把亲情分成了两部分,亲人和儿女,我觉得应该分开,我选择了健康、精神信仰、亲人、金钱、爱情和儿女。
然后最艰难的就是再一个个舍弃。我首先选择舍弃金钱,但是在生活中我不知道有谁能真的做到,没有金钱的支撑,很多事都是虚无缥缈。但是从理论来说,只能先舍弃它。第二个我选择舍弃健康,其实人就是这样,有时候宁可不要自己的健康也要让爱人亲人生活的更好!殊不知亲人之间任何人的健康没有了,其他人还能生活的幸福吗?
第三个我舍弃了爱情,如果必须选择,我只能选择舍弃爱情,这一生,都有很多遗憾,没有爱情的人生,虽然不完整,可依旧有其他支撑自己走下去的理由。第四个我痛苦了,因为我最终选择了放弃亲人,包括父母家人,但是没有儿女。
我最后一个舍弃的是精神信仰。因为我曾经有一段特别迷茫的时期,那不是一段时间,而是很多年,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让我心情好起来,已经到了抑郁的边缘。而正是我对文学的执着,让我从文学中看到了希望,可能就那么一瞬间,我明白了人生,走出那段灰暗的桎梏。所以,我会永远把精神追求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最终没有舍弃的是儿女,至于儿女,没有孩子的人也许体会不到,但是为人父母的就不用多说了。当父母在自己孩子遇到危难时,那种可以抛却一切的爱,相信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比拟,包括自己的父母!
人生中做出选择往往十分困难,但是有时候又必须去选择。我们不应该指责那些在父母和儿女之间选择了子女的人,我想,有时候的选择可能就是一种本能。人们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们只要把倾注在儿女身上的百分之二十心血放在父母身上,你都是个大孝子。
什么叫传承,或许这是最本能的传承吧!人的感情深处,最无私地就是对自己儿女。感性大于理性的,也唯有父母对儿女!其他方面,理性成分比例逐渐增加。
想起一件事,我朋友在外地上班,有一天,他们下班后聚餐,一位同事喝了不少酒。就在这时,家里打来的电话,说他女儿自杀未遂,正在医院抢救。他放下酒杯就走,因为要开车,所有人都劝他第二天再走,但是他推开所有人就上了车。他在高速上酒驾两个小时回到家,这种做法绝对不值得提倡,他是在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开玩笑。但是他当时已经被女儿的自杀搅混了理智,他完全忘记了自己。
一瞬间,不去思考的选择往往是人的内心最真实的世界,其实这个选择性命题不够准确,因为人们在选择的时候总会思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