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迷恋微信读书的时候写过一篇小感,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网易又新推出了同类产品“蜗牛读书”
这两个产品的定位都是类似的,都是针对阅读品质要求较高的,不希望被广告等打扰,针对的高质量用户的一款轻量级阅读APP。有着类似的功能点:书架/书桌 书城/分类,想法/笔记 ,时长兑换书币/每日免费时长 ,微信好友/领读人。 我们可以试着对比一下类似的功能
1.时长兑书币 vs 每日免费时长
蜗牛用的是租书的模式,而微信仍然是买书的模式,还记得以前学校门口的小书店,花2角钱就可以借走看上一天,5毛钱可以借三天!虽然我可以任意看所有的书,可是没有一本是属于我的,对需要重复阅读的书籍来说不太友好。另一方面,从用户心理上来说,读一个小时可以兑换2块钱的心理满足感,是远远大于每天送我一个小时的。其实这两种模式针对的书和人群都有区别,租书更加快餐一点,像学校门口的小人书,画本,小说等,更适合在网文连载APP中使用。当阅读和时间挂钩时,就没办法做到“精读”,因为用户会不自觉想在更短的时间内看完更多的内容。
2.微信好友 vs 领读人
熟人社交和大v的较量,双向交流和单向传播的比较,微信好友之间是平等而相互的,我推荐给你,你也会赠予我,但是微信的局限性是,你的朋友圈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荐给你读书的质量。再看蜗牛读书,在每一个书分类下都有一个该分类较为专业的领读人,大v会定期发布一些书单,书评等。由一部分高质量用户来带动普通用户来产出高质量的内容。这两种各有优点,但是我更倾向于微信好友,毕竟自己了解的人推荐的书是远远好过只有一堆名头的领读人的,况且这些领读人并没有一个维度去衡量他们的优劣,也不是在平台上经过用户沉淀后出现的,而是运营的需要产生的。
3.书城VS分类
微信读书的书城还是延续了大部分读书软件的样式,提供了免费、热读、新书等分类。而蜗牛读书则是把图书大致分了比较粗的类目。确实比微信读书要容易检索,毕竟大部分用户的读书类别还是比较固定的。但是这里有个小问题,既然对图书进行了分类,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搜索应该是是每个分类下的搜索,当用户要查找某一本书时,会自然的进入到这个分类下进行查找。
4.书架VS书桌
微信书架可以任意添加任何一本书,蜗牛书桌只可以放三本书,读完了删掉后再继续添加一本,书架我可以购买很多书,书桌是因为我只能在一定时间内看完一本书,这写书都只是暂存于我的书桌上,看完需要删掉。两种模式的区别也是因为租出方式和买书方式的差异。用户注定不会租很多书,但是可以买很多书。
5.想法VS笔记
想法和笔记都是在读书中产生的,真实场景中可能就是写在了书的留白处,写完后又立即回到阅读当中,微信读书的想法是弹出浮层,界面简洁,功能单一,蜗牛在笔记中又添加了标签,以及笔记样式等附加功能,并以一个新页面的方式展现。
总结一下,我更喜欢微信读书,虽然有句话说,时间等于金钱,但是免费送的时间和送钱来说,当然更喜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