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我来到城里上小学四年级,背着布包,穿着布鞋,一身土气,总体上与衣着华丽的同龄人格格不入,自卑的我认为,没有人愿意和我说话。在村里,孩子还没有上学就都认识了,一个班里稀稀拉拉几个人都是一起长大的玩伴,第一次感觉到班级这么多人记住每个人的长相并且对应上姓名有些困难。初来乍到,一次放学与两个女生一起往回走,我在前,她们在后,她们竟主动开口和我聊天。开心之下无暇顾及,路上不小心撞到电线杆。从那以后就记住了这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就是本文的主角,姑且称其为泉泉。一学期的时间,总算是勉勉强强能够知道谁是谁了,也初步融入了那个班集体。
一学期后的开学,得知泉泉转学了,转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深圳,觉得可能此生都不会再遇见。
七年前,我还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依旧在城里,还在一个寄宿制学校,班级是九班。那是在春季,汶川地震还没有发生,学校依制举办春季运动会。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从教室去往操场,抬头只见前方有一个熟悉的背影,侧脸看上去还有些熟悉。紧走两步上前回头看了看,这竟真的是她!没错,就是那个我觉得此生不会再见的女生!聊了几句当年的往事,便没了共同话题,就各走各的了。得知她在11班,就在我隔壁,自此又开始了联系。
那年的平安夜,我吃过晚饭回到教室,班里的同学给了我一个平安果,说是隔壁班的一个女生送的,便是泉泉,只是他们不认识罢了。西方节日对于我这个乡巴佬来说,都只是徒闻其名,习俗什么的都不了解。而且从出生到初中,我没有收到过任何礼物,本来也不会去庆生,当然除了长辈们给的压岁钱。生平第一次收到女生送的礼物,在一个自己都不注意的平安夜,那是我见过最精美的包装,大大的苹果,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着,又由一个彩色蝴蝶结的丝带系着。
后来,我们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交集越来越多,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大学以后,处在两个城市,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的交集了,多是几句寒暄,一年也见不到一两次。直到作夜又有人送我平安果,我才又想起了这段往事。
我感谢那些出现在我生命中,并且给我留下记忆印记的人,感谢你们陪我走过了一段日子。
故事的最后,七年前的那个平安果,最后被恰好进来的班主任没收了。因为初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允许吃零食,见到必定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