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故事063
虞公贪图晋国的宝物,收下贿赂,借道给晋国攻打虢国,谁知唇亡齿寒,虞国也未能幸免,接下来就被晋国给灭了。百里奚作为虞国的大夫,此时紧跟虞公左右,流亡晋国,有人讥讽他成了降臣,百里奚就说:“我食君之禄这么久,便以此为报吧!”
虢国大夫舟之侨在下阳关战役中投降了晋国,又接着做了晋国的大夫,他向晋献公举荐百里奚。献公打算任用百里奚,派舟之侨跟他事先沟通一下。哪知百里奚推辞说:“等我的旧主人虞公不在了,我才能做晋国的官。”
舟之侨走后,百里奚叹气说:“君子流亡他国,不去仇敌的国家,何况出仕做官呢?我即便做官,也不能做晋国的官。”舟之侨后来听人传言这些话,怀疑百里奚借机影射,揭自己的短,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时,秦穆公任好已经即位六年了,还没有册立夫人来掌管后宫,便派大夫公子絷向晋国求婚,想要娶晋侯的长女伯姬做夫人。献公让太史苏为此用蓍草占卜,得到了震上兑下的《雷泽归妹》卦第六爻,爻辞如下:
士刲羊,亦无衁也。女承筐,亦无贶也。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意思是:男子用刀宰割羊,却见不到一滴血。女子手捧着竹筐,筐内却空空如也。西边的邻居出言责备,令人难以应付。)
太史苏推敲这些爻辞,认为秦国在西方,晋国嫁女过去,对方却出言责备,并非和睦之兆。何况《归妹》事关嫁娶,而上方的《震》卦变为《离》卦,卦名就变为《睽》卦,《睽》《离》都不吉利,说明不该答应这门亲事。
献公又让太卜郭偃用龟甲占卜。郭偃呈上结果,为上吉。断词是:
松柏为邻,世作舅甥,三定我君。利于婚媾,不利寇。
史苏不服气,仍然坚持筮词得出的结论,两人争辩起来。
献公说:“以前人们都说:‘蓍草占卜不如龟甲占卜灵验。’既然龟甲占卜的结果是上吉,又怎么可以违背呢?我听说秦国受天帝之命,以后会日渐强大,不可拒婚呀。”便答应了秦穆公的求亲。
公子絷完成使命,回国复命。半路上遇到一个人,脸色绯红,高鼻梁,卷胡须,双手分别握着两把锄头在耕地,挖进土中深达数尺。公子絷想看一看,便命人把他的锄头要过来,可侍从们居然全都举不动。
公子絷好奇地问他叫什么名字,这人答道:“我是公孙氏,名枝,字子桑,是晋国国君的远房亲戚。”
公子絷问:“凭你的才干,怎么会屈尊于乡野田间呢?”
公孙枝答:“那是因为无人引荐。”
公子絷又问:“你肯跟着我出游秦国吗?”
公孙枝答:“士为知己者死。如果您能让我出人头地,我当然愿意了。”公子絷就用马载着他回了秦国,推荐给穆公。穆公任命公孙枝为大夫。
穆公听说晋国已经答应婚事,又再次派公子絷去晋国送聘礼,准备迎娶伯姬。晋侯询问群臣,要他们选送陪嫁的奴仆。舟之侨上奏说:“百里奚不愿在晋国做官,居心叵测,不如把他远远打发走。”于是百里奚就成了晋国陪嫁的奴仆。
百里奚是虞国人,字井伯,三十多岁的时候娶了妻子杜氏,生下一个儿子。因为家中贫困,怀才不遇,便想要外出游历,寻个做官的机会,可他顾惜妻儿无依无靠,始终恋恋不舍,不忍离家。
杜氏说:“我听说男儿志在四方。你正值壮年,不远游出仕做官,难道还在家中守着妻儿坐以待毙吗?你放心吧,我能想办法养活自己和儿子。别只挂念着我们了!”
家里仅有一只孵蛋的母鸡,杜氏毫不犹豫宰了这只鸡,为他饯行。厨房里缺少木柴,杜氏取下门闩来烧火做饭。又找出一包带壳的小米,舂米脱壳,煮了几碗黄米饭,让百里奚饱餐了一顿。临别之时,妻子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牵着他的衣角,哭着说:“富贵勿相忘!”

百里奚一咬牙,大步离开了家。他先是出游齐国,想在齐襄公手下做事,可是一直无人引荐。日子一久,穷困潦倒,无以为继,只好流落到铚地(宋地名,今安徽宿州东南)要饭。这时,百里奚已经年过四十了。
铚地有一个人名叫蹇叔,见到百里奚以后,大为称奇,说:“你绝不是当乞丐的人。”便问他的姓名,趁机留他吃饭。蹇叔与百里奚谈论时事,百里奚对答如流,分析局势,井井有条。蹇叔赞叹道:“凭你的才干,而穷困如此,岂不是时运不济吗?”便把百里奚留在家中,与他结为兄弟。蹇叔比百里奚大一岁,百里奚称他为兄长。蹇叔家中也很贫困,百里奚就在村里养牛,以冲抵饭食的费用。

当时正值公子无知弑杀齐襄公,新立为君,张榜招贤。百里奚想要前去应聘。蹇叔劝阻说:“先君僖公还有几个儿子流亡他国,无知不守本分,窃取君位,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百里奚便没有去。
后来,百里奚听说周朝的子颓喜欢养牛,为他养牛的人待遇丰厚,便辞别蹇叔准备去成周。蹇叔告诫他说:“有所作为的人不可轻易投靠他人。出仕做官而背弃君主,则是不忠;受人牵连而与之同患难,则是不智。这次去周朝,你一定要慎之又慎!我料理完家事,会到成周来看你。”
百里奚到了周朝,拜见子颓,露了一手养牛的绝活。子颓大喜过望,就要任命他为家臣,恰好蹇叔从铚地过来,百里奚就与他一同去见了子颓。
蹇叔回来以后对百里奚说:“子颓志大才疏,和他交往的都是谄媚奸佞的小人,将来一定会有篡夺权位之事,我料他必会身败名裂。不如离开这里。”百里奚因为与妻儿分别已久,心中十分挂念,就想回虞国。
蹇叔说:“虞国有一位贤臣叫宫之奇,是我的老朋友。我们阔别多日,我也正想去拜访一下他。你要是回虞国,我就和你同行。”便和百里奚一起到了虞国。这时,百里奚的妻子杜氏因穷困窘迫,无法生计,已经流落他方,不知去处。百里奚回到老家找不到妻儿,无可奈何,感伤不已。
蹇叔和宫之奇相见后,向他力荐百里奚的贤能。宫之奇又将他引荐给虞公,虞公便拜他为大夫。
蹇叔说:“据我观察,虞国的国君见识短浅,刚愎自用,也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有为之君。”
百里奚说:“我长期处于贫困之中,譬如鱼儿在陆地急于得到一勺水,才不致干涸而死!”
蹇叔说:“你因为贫困而出来做官,我很难阻止你。将来你如果要来找我,就去宋国的鸣鹿村。那里环境清幽雅致,我将隐居在此。”说完告辞而去。
百里奚于是留下来事奉虞公,等到虞公流亡晋国,仍然不离不弃,伴随左右。他自言自语道:“我已经不智了,还敢不忠吗?”
这时,晋国要让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前往秦国,他不禁长叹道:“我怀抱济世之才,没有遇到明主,空有大志无处施展。临到老了,又做了陪嫁的侍从,等同于奴仆小妾,真是莫大的侮辱啊!”送嫁途中,他找机会逃跑了。
百里奚原想去宋国,但路途险阻,无法通行,便改道去了楚国。到了宛城,乡间村民出来打猎,怀疑他是奸细,就把他抓住绑了起来。
百里奚说:“我是虞国人。因为虞国被灭,才逃难到了这里。”
村民问他:“那你能干点啥活呢?”
百里奚答:“我挺会养牛。”
村民就给他松了绑,让他去喂牛。经过他的手,牛一天天变得膘肥体壮,毛色光泽。村民高兴地不得了,到处宣扬,百里奚因此远近闻名,连楚王也听说了。
楚王把百里奚叫过来问道:“你养牛有什么妙招吗?”
百里奚答道:“顾惜牛的体力,在合适的时间喂食。用心关爱牛,想牛之所想,给予恰当的满足。”
楚王说:“好啊,你说得好!养牛如此,养马也是如此。”于是让百里奚当上了牧马人,放牧于东海。
再说秦穆公见晋国陪嫁人员名单中有百里奚的名字,却没有看到他的人,觉得很奇怪。公子絷说:“这是以前虞国的大臣,现在逃走了。”
穆公对公孙枝说:“你过去在晋国,一定听说过百里奚,他是什么样的人呢?”
公孙枝答道:“这是个贤人。他知道虞公不可劝谏就闭口不言,这是明智。他跟随虞公到了晋国,却不向晋国称臣,这是忠义。可惜,这人空有经世之才,只是没有遇到好时机!”
穆公问:“我如何能找到百里奚,让他为我所用呢?”
公孙枝答:“我听说百里奚的妻儿在楚国,他一定会去楚国,为什么不派人到楚国去寻访他呢?”
使者去往楚国,回来报告说:“百里奚在东海之滨,为楚君牧马。”
穆公问:“我用重金求取他,楚国会答应吗?”
公孙枝答:“那样的话,百里奚就不会来了!”
穆公问:“这是为什么?”
公孙枝答:“楚国让百里奚牧马,是因为不知道他的贤能。您如果用重金求取,就是告诉楚君,百里奚十分贤能。楚君知道后,一定会留下来重用他,怎么肯给我们呢?您不如给他安个罪名,就说他是逃跑的陪嫁奴,花点小钱把他赎过来。管夷吾也是用类似的障眼法从鲁国脱身的。”
穆公说了声:“好。”便派人拿了五张黑色的公羊皮,献给楚王说:“我们秦国有个低等小臣百里奚,逃到了贵国。国君想要抓他治罪,以此警告叛逃者。希望用五张羊皮将他赎回。”
楚王恐怕得罪秦国,便派东海人把百里奚装进囚车,准备交付给秦国。
百里奚将要上路时,东海人以为他回去就会被杀,抱着他哭了。百里奚笑着说:“我听说秦国的国君有统领诸侯的志向,怎么可能为一个陪嫁的奴仆大费周折?他向楚国把我要过去,是要任用我呀。我这次去秦国,会有荣华富贵,又有什么好哭的!”说完,登上囚车离开了。
快到秦国境内的时候,秦穆公派公孙枝在郊外等候迎接。先把他从囚车中释放出来,然后召见他,问道:“您今年贵庚啊?”

百里奚回答说:“才七十岁。”
穆公叹气说:“可惜啊!这么老了!”
百里奚说:“要是让我去追逐飞鸟,搏斗猛兽,那我确实已经老了,但如果让我坐下来策论国事,那我还年轻着呢。当年吕尚八十岁时,在渭水之滨垂钓,文王用车载着他回去,拜他为尚父,周人因此一统天下,安定中原。我今天遇到您,跟吕尚比起来,不是还早了十年吗?”
穆公被他的话语触动,不禁正色问道:“我们秦国地处戎狄之间,未加入中原会盟。您有什么对策指点我,使秦国不落后于其他诸侯。”
百里奚答道:“您不因为我是亡国降臣、风烛残年而虚心下问,我怎敢不竭尽全力为您谋划?雍州和岐山这一带,是周文王、周武王兴起之地。山如犬牙,原如长蛇。周国没有能力镇守,交给了秦国,这是上天眷顾秦国。秦国处于戎狄,因此兵力强盛;不与中原会盟,因此国力凝聚。现在西戎之间,部族不下数十个,兼并他们的土地,就足以满足耕种所需,征用他们的民众,就可以对外作战,这就是中原诸侯无法与您相争之处。您以德政安抚百姓,以武力对外征战,凭借西部边陲,扼守山川之险,逼近中原,趁隙进军。如此,施加恩威于诸侯易如反掌,霸业指日可成。”

穆公听得心潮澎湃,不知不觉站了起来,说道:“秦国有井伯,犹如齐国得到仲父。” 与百里奚一连交谈了三天,话语投机,相见恨晚,不由欣喜若狂。于是拜他为上卿,掌管秦国军政大事。从此,秦国人都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他在楚国养牛,被穆公用五张羊皮赎回的故事也传为美谈,一时人人称颂。
再说百里奚的妻子杜氏,自从丈夫外出游历,在家纺纱织布,艰难度日。后来遇到饥荒,活不下去了,只好牵着儿子到外地谋生。辗转流离,千辛万苦到了秦国,靠帮人洗衣服为生。儿子名视,字孟明,白天不是与村里人打猎,就是比武角斗,不肯好好学一门营生的手艺。杜氏为此屡次规劝,可孟明视就是不听话。等到百里奚在秦国做了百官之长,杜氏听说了相国的姓名,便想方设法去见他。有一次,她远远望见百里奚坐在马车中,却不敢相认。后来,她又打听到百里奚府中要招一个洗衣妇,便自愿进府洗衣服。杜氏干活勤快,衣服洗得干净,府里的人都喜欢她,但她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百里奚的面。
一天,百里奚坐在厅堂里,乐工在堂下廊庑中演奏音乐。杜氏就对府里的人说:“我也熟知音律,请把我带到廊庑中,让我能听听音乐。”府里的人挺乐意,就把她领过去,让她跟乐工交谈。乐工问她学过些什么,杜氏说:“我能弹琴,也能唱歌。”乐工就把琴递给她。杜氏取过琴来,凝神坐定,便开始弹奏。乐声凄凉哀怨,乐工侧耳倾听,不觉深深陶醉,自叹不如。奏完一曲,乐工又让她唱歌。杜氏说:“我自从流落到这里,还没有唱过歌。请您跟相国说,我想到厅堂中唱歌。”乐工禀明百里奚,百里奚就让她站到厅堂的左边。
杜氏低眉敛袖,静静站着,开始歌唱。歌词是: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舂黄虀,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五羊皮!父粱肉,子啼饥,夫文绣,妻浣衣。嗟乎!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五羊皮!昔之日,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离。嗟乎!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听到歌声,大为惊异,赶紧把她叫上前来询问,原来正是自己的妻子。两人拉着手,百感交集,痛哭了一场。过了很久,百里奚才平静心绪,问道:“儿子在哪里?”
杜氏说:“在村里打猎。”百里奚立刻派人把他找来。这一天,夫妻父子终于团聚。穆公听说百里奚找到了妻儿,也很高兴,赏赐给他粟米千钟、金帛一车。
第二天,百里奚带着儿子孟明视上朝谢恩。穆公也将孟明视拜为大夫,与西乞术、白乙丙并列将军,称为“三帅”,管理军事征战。
改编自《东周列国志》、《左传》、《国语》等,原创作品,持续推出,欢迎关注。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