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也是分子

今天看到董宇辉的视频里说到全国大学生的占比数据,让我吃了一惊,平时我也总有一个想法,觉得大学生烂大街了。

父母那个年代,念个大学就不得了了,属于稀缺的人才。而到了我们,大学生一抓一大把,如果是名校还好些,如果是普通大学,毕业就仿佛等于失业。

我也一度觉得自己白读了十几年书,父母寄予了厚望,然而高考不理想,没能考上本一,就读一所普通的大学,浑浑噩噩四年就过去了,毕业出来,也是到处乱撞,一事无成。

灰心过,怀疑过,自卑过,觉得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太大了。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也没有那么得在意她的学习,总觉得,如果她自己没有明确的方向,不爱读书的话,我也无需勉强,反正读个大学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上了社会还是从头再来。

然而今天在视频中听到全国大学生的比例,到百度里搜索求证,百度的回答是:从1977—2017年高考录取人数统计来看,这40年来累计毕业的大学生总共是11518.2万人,大学生占据总人口的比例是8.86%,本科生只占4.43%。

即使是又过去了几年,这个数据不会悬殊太大。

看到这个数据的一瞬间,我又惊讶又自豪,惊讶的是,原来大学生的数量并不像我以为的遍地都是,自豪的是,我也是这个数据中分子的一员。

虽然我不是高材生,不是985或者211毕业的,但我曾经也是国家致力于教育资源补贴的受益者之一,也曾是祖国的花朵,像儿时经常唱的: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应该轻言放弃,曾经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步路都会算数。

董宇辉说他也只是平民百姓中的一个,没有家世,没有后台,每个月的工资还完房贷,交完房租,只剩2000块,点外卖都不敢超过30块钱,今年6月份之前,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可是有什么关系呢?他依然坚持在学习,在读书,在进步。

这让我醒悟到,在运气没有降临到我们身上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提升自己,这世上有一种生意是稳赚不赔的,就是投资自己。

俞洪敏老师的演讲中说:“人活着有两种生活方式,第一种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

但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8年,10年,20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之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

走进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别人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所以,对自己有信心,不躺平,不摆烂,不以命为借口,努力向上,争取那份“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霸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