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桥街一直往南一公里到山脚下,左转往东不足千米,便是慈广寺的垂直位置。
慈广寺(平时叫上弁寺)建在山顶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从山下爬到山顶寺庙大约四十分钟左右时间路程,山路比较不算陡,汽车也能开得上,越野车更加稳、更加快。
现在的慈广寺立于群山环抱之中,寺中绿树成行、修竹成荫,尊尊菩萨佛像慈眉善目,处处香烟缭绕、烛光闪烁,各位善男信女,跪于蒲墩,低头凝神,口中念念有词,一派温馨祥和气氛,置身于此地若有流连忘返之感!
说起慈广寺,它是一个古老的寺庙。据《县志》记载,它始建于八百多年前,推算约摸在(公元1206年—1368年)元代年间。以六十年代时寺前的两棵三人难于合抱粗的银杏大树,足于证明寺庙八百多年极为久远历史一点不假,真实可信。﹙但大银杏树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而惨遭砍伐,毁于一旦,不复存在。﹚欣慰的是补种的两棵年轻的银杏树后来居上,胸围已近米屹立成材。
话说寺庙如何建得?尤其是寺庙中的两口龙潭且有一段美丽的传说:那自然是八百多年前的一天傍晚时分,从西方走来两个身披袈裟的老和尚,径直向现在的寺庙方向位置走去,说是要在这块风水宝地山顶处建一座寺庙。
老和尚自荐为寺庙项目建设总住持,他迅速从河南嵩山少林寺等地抽调了精干的工程技术人员,立即开始了寺庙的施工建设。老和尚小和尚大大小小近百来个和尚,顶烈日,冒严寒,历经一年多时间,建成了一座雄伟的大殿,各式大梁及立柱,雕龙刻凤,甚是富丽堂皇,及其气派,还有东西两边厢房各二十余间,终于大功告成。
但是还有一个最为紧要的吃水问题未解决,怎么办?经过商量决定要在大殿南边附近开挖一个水池,说得轻巧,谈何容易!山上尽是花岗岩,异常坚硬,没有现代化的工程机械,确实难于施工,挖了几个月工程也没有什么进展,和尚们甚是着急,商量来商量去,人不可能不喝水,水池不可能不挖,但又这么难挖,怎么办?怎么办!真是急死人!
正当和尚们一筹莫展忧虑之时,西南方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黑压压滚滚而来,迅即雷电大作,暴雨倾盆,突然间一阵狂风,搅得天昏地暗、漫天扬尘、飞沙走石,顿时天地刹那间一亮,一股祥云悠悠然渐渐飘向西方,紧接着似乎飞来一条巨龙滚滚而下,猛然间两口水池竟鬼斧神工般的浑然天成,已端端地安然坐在大殿前,犹如一对龙眼,并且向东向西两个方向往下又出现了两条青石台阶路,犹如两根龙须。那时池水清澈,池中还游动着龟鳖、鳗鳝、虾蟹及鱼鲫,现在事实上也这样,池中生物从何而来?至今还是一个未解的谜,你说神奇不神奇!
这个水池被称为龙潭。这个神奇龙潭还有一个神奇现象,说来你不信也得信,不管一年到头天旱无雨,还是一年四季天雨无晴,池中的水质始终碧绿清清,池中的水位始终是不升不降。凡到寺庙里烧香的人,还是到山上砍柴的樵夫,还是到寺庙里观光的游客,口渴了可以随意到龙潭里舀水喝,从来不会拉肚子,可见这池水已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确实应验了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慈广寺龙潭来历的神奇传说以及它那许许多多难于置信的奇异现象,深深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想,难道这龙潭真的有神气,有仙气,有神仙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