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以前我向主管提出了离职,这样差不多是纠结了大半年的决定。离职的原因无外乎钱少、事儿多,和大部分白领差不多。但是让我下决心提出离职的诱因如下:
1、合租朋友通过大半年的努力获得升职加薪;
2、和我一同入职一个岗位的姑娘通过半个年的努力获得了一次晋升;
3、被关心我的长辈劝说向一个挣钱较多的兄弟学习,并建议跟着人家干。
事情依次发生,但是距离不远。每一件事都让我不断审视自己,不断推着我去思考,思考现状与未来,思考工作与生活,思考金钱与梦想。
当第一件事发生之后我,让我开始第一次对工作进行了审视,工作真的不只是随便干干,随便挣个工资。第一次认识到工作是一个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平台,人通过工作上不断的努力和付出,最终收获能力和财富。就好像考试一样,你日常的学习情况决定了你的基本水平,考试的成绩则围绕你的真实水平上下浮动,但最终取决于你的真实水平。
室友升职加薪背后是他终日不停的辛苦工作的结果。当别人借着不打卡的规定10点多才晃悠着到公司的时候,室友已经工作两三个小时;当别人下班回去休息玩乐的时候,室友还在公司不定的琢磨如何改善工作;当我准备睡觉时候,室友突然说想到一个可以快速提升业绩的新思路,紧接着就是一阵玩王者荣耀拿了五杀一样激动的状态。
这份工作不曾亏欠于他,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可能不会立即得到反馈,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加上合适的机会,才能获得反馈。突然,每个人都曾在政治课本中学过的一句话从闹钟跳出来——“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质变”,朴素的道理却总是很难真正的掌握,因为我们都不曾认真去理解和践行这些道理。
第二件事情的发生也是印证了这一点。因为同样的岗位,一开始常常我们两人坐相同的工作,这样就特别容易针对工作结果进行比对。一般来说,我想法比较多,思维比较发散,但缺乏条理,逻辑混乱,不是不能做到,就是自己觉得差不多就好,没必要那么细致。反观同事,则事无巨细,都认认真真,条理清晰,一句话就是工作质量比我高。这就好像每次都比我认真一点,我是1,同事每次工作都比我好10%就是1.1,8次之后,我还是1,同事是2.1435888。这个惊人的结果背后也有一个适用于很多地方的规律——“复利效应”。这个规律我曾多次听说,也曾屡屡讲给别人听,但是,却从未在生活中主动运用过这个规律,直到这个道理通过现实的骨骼肆意改变我周遭的人事物,才让我惊觉这四个字的威力。
第三件事情发生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难堪,紧接着是难堪之后的些微愤怒,对自己的愤怒,对长辈的愤怒。对自己愤怒就是对自己当前的境遇的不满,总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为什么不能好好工作拼命去赚钱,努力改善当前的情况。对长辈的愤怒则是他不理解我的梦想,总是盯着眼下的“苟且”,没有远见。当这些情绪性的感受过去之后,我开始甚至自己内心的想法,对自己确实是觉得自己无能,做工作做的不好,没有获得相应的升职加薪,可以说是应得的结果。其实在日常的工作状态中,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但是就是不想认真去面对这个问题。甚至为了避免自己去诚实面对自己的工作,我给自己伪装了一个借口——我是做大事儿的人,做大事不拘小节。这个借口也是我用“目光短浅”diss长辈的中肯建议的原因。
事实上,自己想想就明白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再伟大的工作也需要一点点繁琐的事情开始做起,而且还要高质量的完成才能够保证不出问题,就好像每个航天飞机都需要成千上万零件的组装,但是每一个零部件的组装都要求极高的精准度,丝毫马虎不得。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其实,所谓的事业可能不是你凭空想出一辆超级跑车,而是一个个螺丝一块块铁皮经过精细加工才造成一辆小卡车,然后再经过一个个细节的改进才能产出超级跑车。最终结果一秒的绚烂,需要前面成年累月的积淀。
重新审视整个过程,无论是“量变”还是“复利”其实都是积累,如同李笑来所说,“一切都靠积累”,今天是昨天的积累,明天是今天的积累,人们没有办法跳过时间的跨度,只能一分一秒的积累,为了想要的明天,今天就必须开始积累。
最后一句古语结尾——“欲终取之,必先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