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
①约:穷困、困窘。
②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批】有智慧的人,因为仁对自己有利才去做,对自己没有利就不去做了,又成了利己主义的小人行径。难道圣人的境界这么低!夫子听到有人这样理解他的话,会被气活过来!!!
【正味】没利他之心,不可能安于清贫的处境;同样也不能长期保持处在安乐的状态,仁者因为一心利人,不为自己的处境担心,内心的仁德让他不论富贵贫贱都能安之若素,而有智慧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是有助利他的仁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