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公元1866年,大清朝脑子总算开了窍,派了个访问团去欧洲参观。访问团领导是个62岁的“糟老头子”,名字叫斌椿。团员有斌椿的儿子,以及同文馆的三个学生。
没有海选,没有考试,没有公示,历史上第一个“老年观光团”就这样成立了。
斌椿是汉军正白旗人,在山西襄陵做过知县,后来捐了个四品官叫“八旗副护军参领衔”,当时在大清的海关做中文文案工作。从斌椿的地位和工作经历看,他应该不是个道学先生,对新事物应该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这个参观团一口气考察了欧洲11国,紧锣密鼓地参观了名胜、博物馆、工厂、煤矿、政府机构等无数地方,每天还马不停蹄的进行各种社交活动。这一趟操作下来,不要说是60多岁的老人,就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吃不消啊。很快,老人家表示,日子太苦哈哈了,受不鸟啊,甚至出现了参加活动现场溜号的现象。
就此别过or留在宾馆里养精蓄锐?
nonono,这也太小瞧我们老人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了。离开了礼教森严的天朝上国,来到了风气开放的西方世界,老人家虽然目不暇接,可是还是“接住”了,还有了很多新奇的发现,并迅速培养出了新爱好出来。
比如,他发现外国戏太壮观了,跟中国戏曲不一样,舞台能容纳两三百人,舞台上演员有山水瀑布、日月光辉,有“佛像、神女从天而降,祥光射人”。然后,我们就看到老人家意犹未尽地在日记中写下: “女优登台,五六十人,美丽居其半,率裸半身跳舞。”这些记载,放到晋江去,想必也能收到不少打赏。
老人家的日记也告诉我们,虽然还不能断定“女优”一说就是我们天朝的原创,但至少不是岛国的专利。
果真,经过半裸美女的加持,第二天老人家起床后又神采奕奕、精力充沛了。但是白天新一轮的活动参加下来,老人家又表示,我这把老骨头又吃不消了,是不是再充充电?
晚上老人家如愿以偿,去看了马戏,什么美娇娘站在马背上跳铁圈,什么大铁笼子里一人大战五只狮子。老人家表示,又从他们身上汲取到了无穷的活力,比啥“九阳真经”、中医推拿都好使!
回来后,老人家立马发布了重要指示:之后的行程安排,希望多观赏戏剧,越多越好,而且这些活动要绝对优先于其他活动。
真是由俭入奢易,这趟行程越往后,老人家贪图享乐的表现就越明显,思想的堤坝是越筑越低,总是说自己生病,白天的正式活动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但夜色一起,老头子立马就精神十足,滑稽戏、舞蹈、马戏、魔术样样不落,剧院、游乐场家家走过,状态之佳,金融街31号的社畜们都要甘拜下风。
就这样,4个月后,老人家恋恋不舍了回到了中国,留下了一本《乘槎笔记》。现在中国人出国去旅游,晚上要去看表演之类的安排,我猜就是那时候流传下来的吧。
不过,我觉得这老头挺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