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说起长江,我们会想起什么呢?是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那份悠远的离愁,还是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里那股豪迈的气概?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如同长江之水,绵延不绝,滋养着华夏儿女的心田。

而每当提及长江,一个地名便自然而然地跃入脑海——宜昌,这座位于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的城市,仿佛是大自然特意在长江上标注的一个节点,让人不禁遐想连篇,想要追溯长江的源头,探寻其一路向东的壮丽旅程。

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长江以涓涓细流之姿悄然启程,那是它的摇篮,也是无数探险者和旅人梦寐以求的起点。

冰川融水汇聚成溪,溪流又汇成河,最终形成了这条横贯中国东西、滋养无数生命的伟大河流。

随着地势的跌落,长江水势渐猛,它穿山越岭,切割峡谷,形成了如三峡般壮观的自然奇观,每一滴水都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继续向东,长江流经巴蜀之地,那里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成都平原的肥沃土壤孕育了古蜀文明的辉煌。

随后,它进入荆楚大地,楚文化的浪漫与神秘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屈原的《离骚》仿佛仍在江面上回响,诉说着对家国天下的深情厚谊。

过了荆州,长江进入江南水乡,这里河网密布,湖泊众多,鱼米之乡的美誉不胫而走。苏州的园林、杭州的西湖,每一处都是长江文化细腻与柔美的见证。

最终,长江在东海之滨缓缓入海,完成了它长达六千余公里的壮丽旅程,将中华文明的精髓与海洋相连,展现出一种开放包容的气度。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想要亲身体验长江的全貌,或许是一种奢望。

幸运的是,有这样一本书——《万里长江五千年》,它以文字的形式,将长江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化变迁乃至现代发展,悉数收入囊中,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全书融汇26万字的深邃叙述与189张高清摄影作品的视觉盛宴,辅以4张精准地理示意图及2张震撼超长拉页,全方位、多角度地揭示了长江流域跨越5000年的丰富历史人文变迁。它一次性、系统性地阐明了长江的地理风貌、历史脉络与人文精髓,成为一本适合各年龄段读者深入探索与欣赏的佳作。

我是三棱镜,遇见好书,分享与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