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说过一句话:幸运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迈克尔·杰克逊。稍微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迈克尔有一个非常不幸的童年。为了满足父亲成名的私欲,迈克尔从5岁开始就陷入到了没完没了的训练中。稍有懈怠,就会遭到父亲的抽打和虐待。
小时候去录音室的路上,迈克尔每次都会路过一个游乐场,看到里面的孩子们在无忧无虑的玩,他也想去,可父亲不让。后来每当他再路过那个游乐园时,都会忍不住偷偷地哭泣 。由于童年的缺失,长大后的迈克尔很爱跟小孩子们玩,也会做一些比较幼稚的举动,比如像猴子一样爬树。
父亲从来没有对迈克尔说过“你做的好,爸爸为你骄傲”这类的话。而永远只会说:“你这还不够好,那也不够好 。”父亲的否定,也让迈克尔一直很自卑,即便后来成为了最年轻有为的歌手,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种失落感。
除了否定,父亲还会嘲讽迈克尔的长相:你看看你那大鼻子,真难看,真不知道你长的像谁!迈克尔曾坦言,父亲的这番话,曾让他恨不得去死。成年以后,因为对容貌的不自信,他又多次进行了整容。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指出: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如何应对自己的朋友、选择爱人,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和兴趣等几乎一切心理状态,仍在通过我们每时每刻的经历,不断地反映着我们的童年经历。
本书深入剖析了迈克尔杰克逊、伊丽莎白二世、查尔斯王子、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长轨迹。同时,也为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健康的模式以处理自己的原生家庭问题。透过这本书,你将了解到 :童年经历是如何让一个人变得严厉或和善、冷淡或黏人、病态或健康的。
作者奥利弗·詹姆斯,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家、记者、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和主持人,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的著作包括《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在这个只有赢家和输家的现代文化背景下》和《沙发上的不列颠》。
具体来说,本书分为三个重点内容:
0~6 个月的自体感——父母共情抚育的重要性;
0~3 岁的关系模式——理应养成健康的依恋模式;
3~6 岁的良心——理应学会兼顾自己和他人。
一、0~6个月的自体感——父母共情抚育的重要性
精神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母亲的共情对婴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就像食物对婴儿的身体健康那样重要。如果母亲不考虑婴儿的需求,完全按自己的时间表给婴儿喂奶或强制入睡,她就劫持了婴儿体验自身需求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婴儿就会形成弱的自体感,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和没有能力的。
在婴儿出生的头几个月,缺乏共情的母亲会通过每天无数次的细微互动,以数不清的方式影响婴儿的成长。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婴儿逐渐失去了快乐的能力,长大后很容易成为一个人格障碍者。
著名导演伍迪.艾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他小时候,他的母亲总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好,并时常对他进行体罚,因此艾伦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受待见的孩子。 为了取悦母亲,他变得异常努力。可后来即便成为了一个著名导演,他却仍然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因为自小在一个充满敌意的家庭长大,艾伦潜在的人格障碍变成了现实——他非常恐惧与人接触,在电梯里不敢和陌生人对视,当别人跟他进行肢体接触时,他会下意识地往后退缩。除此之外,他还有点杞人忧天,比如害怕乘坐交通工具,食物被人下毒,家里进了小偷等等。
二、0~3岁的关系模式 ——理应养成健康的依恋模式
我们在童年时受到的早期抚育,决定了我们的依恋模式。每一种类型的依恋模式,都由某种特定的父母养育方式引起。
1.回避型依恋模式
回避型依恋者成人后,不愿意和别人有密切交往,喜欢自给自足,既不依赖别人,也不被别人依赖。由于预期自己会被人拒绝,所以会抢先一步拒绝别人。在别人面前,他们往往表现得尖酸刻薄。
这类人的母亲,通常是控制性和侵扰性的。比如,在孩子想睡觉的时候,迫使他们保持清醒。到了青春期以后,她们对孩子的反应也通常是严厉的、冷漠的、苛责的。
2.缠人型依恋模式
缠人型依恋者喜欢和别人在情感上亲密无间。他们很容易和别人陷入爱河,一旦谈恋爱了,就会迫不及待地想与对方同居。而如果缺乏亲密关系的话,他们就会感到不自在和孤独。尤其失恋以后,更会让他们觉得生不如死。
缠人型依恋者的母亲由于从小过度保护孩子,限制他们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影响了孩子的独立性,导致他们对人过度依赖。
3.混乱型依恋模式
混乱型依恋者是前两种模式的合体,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变幻莫测的,别人通常猜测不到他们在想什么。
童年时,他们往往遭受了父母严重的虐待和忽视,一方面他们想跟父母亲近,另一方面又害怕受到父母的冷落。
4.安全型依恋模式
安全型依恋者是最幸福的一类人了。他们很容易与其他人建立情感,既享受独处的时光,又喜欢跟别人相处。如果一对安全型依恋者结合,那就更完美不过了,他们关系往往比其他夫妻更加和谐,即便有了冲突也能很快化解。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都有一个优秀的母亲,他们的母亲积极又敏感,总是尽可能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她们会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让他们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三、3~6岁的良心 ——理应学会兼顾自己和他人
父母的抚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良心类型:如果父母能在约束和鼓励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那孩子就可能具有善良的良心;如果父母严厉管束孩子,孩子就可能具有惩罚性良心;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纵容,孩子就可能具有脆弱的良心。
1.善良的良心
善良良心的人,能够进行自我奖励,工作上积极主动,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不会到处惹事生非。
这类人,通常有一对权威性父母,他们的父母既关爱孩子,又对孩子有要求。他们以理性的方式管教孩子,同时对孩子的成绩给予表扬。当孩子做错事时,他们会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错在了哪里,以后该怎么做才对,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惩罚。
2.惩罚性良心
惩罚性良心的人,待人待己都比较苛刻,他们具有处女座倾向,过分注重清洁和整齐。相比其他人,他们更可能反对婚前性行为,觉得这有悖于传统道德。
这类人,往往都有一对惩罚性父母,父母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给孩子灌输了一种强烈的恐惧感,让孩子害怕自己会成为一个坏人。
受父母影响,B夫人一向滴酒不沾,有一天当丈夫递给她一杯酒时,她突然觉得:为什么不来一杯呢?拒绝喝酒的是她父母,而不是她自己呀!
3.脆弱的良心
脆弱良心的人,生活上比较混乱,更乐于随机滥交,喜欢从事短暂自制力和自发性的职业,比如摇滚、体育运动等。 具有脆弱良心的人,大都有一对不合格的父母。父母在行为举止上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对孩子的惩罚很随意,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总爱拿孩子撒气——吼叫、羞辱、打骂他们。受父母影响,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偏执,让自己的本能占上风,做出犯罪、酗酒、吸毒等恶劣行为。
四、内省——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他们毁了你,你的妈妈和爸爸。
他们可能不是故意的,但它们的确这么做了。 ——菲利普·拉金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相信他们也已经尽了最大能力去照顾我们。所以,重点是认识到自己小时候受到了什么样的父母抚育,而不是去责怪他们。
作者詹姆斯认为:若要改变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生活的影响,关键不是压抑现实,而是内省。我们能够描绘自己,分析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评估自己的动机。认识到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是过去经历的一种表述。
1.对亲近的人进行内省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不清楚的一些问题,不妨去跟亲近的人交流一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你总是向朋友抱怨爱人对你态度冷淡,朋友一针见血地给你指出:你的爱人之所以这样对你,是因为对方知道你依赖他,离不开他。
通过与别人的交流,领悟关于自己的真相。当你意识到自己不快乐的生活状态可能与自己的行为或信念有关,你就会更愿意去质疑自己的行为或信念。然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不幸中其实有一种自毁模式,事情不是非要这样进行的,你可以进行选择,采取行动,使你的生活发生预期的改变。
不过,现实生活中,能真心给你指出问题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家都怕得罪人,不愿乱讲实话,害怕破坏了两人之间的关系。或者你害怕向别人敞开心扉后,他们却不能理解你,还会把你的秘密透露给他人。如果实在有顾虑,你还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
2.对心理咨询师进行内省
虽然朋友和家人都能给我们一些建议。但他们也都是普通人,或多或少会带有个人情绪和偏见。所以,专业的事最好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去咨询心理治疗师,他们将能给你提供更客观实用的观点,从而充分激发你的内省。
人们不是简单的生物,只有精神分析会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所有人都不是在玩一副完整的纸牌,离举办一个野餐还差几个三明治。我们倾向于拥有复杂的感情,这使我们非常矛盾,而精神分析是能对此作出解释的唯一理论。
作者的母亲曾经是个精神病患者。几次试图自杀,但在接受了几次精神分析治疗以后,不仅恢复了健康,自己也成为了一名精神分析师。可见,专业的心理治疗,能够从我们的童年经历中探索我们的感受,理解我们的思想,让我们以某种方式与别人讨论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从而改变自己。
3.通过艺术活动进行内省
闲暇时,很多人喜欢看电影、追综艺节目或者是看书。其实,这些娱乐方式也能激发我们的内省。艺术是增强我们对现实理解的一种方式——获得内省的一条捷径。
如果你觉得生活缺乏意义,建议你读读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如果你对未来感到迷茫,可以看看《肖申克的救赎》;如果你想学习如何爱孩子,也可以买《原生家庭生存之南》这本书好好读一读。
除了欣赏,你还可以自己进行创作。通过写作、表演、歌唱等方式,把内心压抑的情感和焦虑释放出去,从而获得极大的安慰和更大的觉知。
女演员鲁比•怀克丝是一名抑郁症患者,但她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将抑郁升华,通过表演喜剧的方式,博得了观众的笑声,提高了自我价值感。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里有句话特别引人深思:对大多数人来说,自己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0~6岁这个阶段的经历影响的。很多受原生家庭影响的人,或许很难改变那些伤痛。但至少,我们还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去给他们营造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