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记得我生二胎的那天,翔哥那一副凝重的表情。
下午五点多,羊水破了,我在家里洗了澡,吃了饭,八点左右去了医院,在我忙这忙那的时候,翔哥始终像没事人一样的跟在我身后叽叽喳喳,后来,我跟他说,妈妈要去医院,让他跟爷爷在家里,他也没哭没闹。当他看到我们提着待产包准备走的时候,就哭了,一定要跟着去的。最后,爷爷强行抱开了他。
九点左右,爷爷抱着他来到了医院,说是怕他睡到半夜哭(因为一直是跟我睡的)。那时,我正好开始频繁的阵痛了,他看着我那痛苦的表情,也不哭,也不闹,似乎是被这突然的表情吓到了,就一直这么安静地看着我,我也不知道他的小脑袋里在想什么,反正他那表情挺凝重的。
后来我进了产房,再后来,妹妹出生了,从产房出来的时候,挂着盐水,走路弯着腰,很慢的躺到床上,然后把妹妹搂在怀里,他看着这一切的时候,都是很安静的,只是一直看着我怀里的妹妹,那表情,不再是凝重,而是带着一点的委屈,明明是他一个人的妈妈,怎么突然就不搂着他睡觉了呢?
平时都是九点左右就睡了的他,那天晚上十一点了,他还不睡,躺在奶奶的身边,眼睛却看着我的病床,当我转过身看他的时候, 我突然就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期待,期待我的安抚。我说:“宝宝,睡吧!妈妈就在这里的,这个床太小了,你今晚就跟奶奶睡。”
“哇哇哇.....”
一直积压的委屈,终于在这一刻释放出来了,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呢!无论如何都不跟奶奶睡了。没办法,只好把兄妹俩个交换过来。直到在我怀里找到他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姿势,才安然入睡。
02
很多时候,我们想到的是,哥哥保护妹妹的温馨场面,闻到的是玫瑰的芳香,但其实,我却只抓到了一把玫瑰的刺。
自从有了妹妹后,他的各种欺负揉愵,各种争抢妈妈,各种蛮横,各种哭闹,都可以瞬间激怒我,有时,实在太气了,就会打他,打过之后又会想,他只不过是一个两岁的孩子,哪里懂得大人的道理,他只知道,妈妈被妹妹抢走了,妈妈只抱妹妹了,所以,他要拼命的抢回来。
有一段时间,我都在抱怨他的不懂事,直到后来,接触到一些育儿知识,才知道,每个孩子,都会有这么一个“吃醋”的敏感期。
03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会经历一系列的敏感期,才能过度到成人的思维。事实上,敏感期适用于人的一生,因为,很多成人还在继续成长。
敏感期指的是儿童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受内存生命力的驱使,在某特定的时间段,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敏感期是我们看见童年秘密的一面。每个家长,在懂得了敏感期的概念后,就不会为孩子莫名的情绪担心,不会为孩子说的“不”而焦虑,我们会耐心等待孩子,会为孩子的完美需求提供理解和支持,会为孩子的每一种状况欣赏和陶醉,给孩子一个崭新的成长环境。
04
翔哥不准我抱妹妹,不准我陪她玩,不准我帮助其他的小朋友,在大人的眼里,这简直是一种自私的表现,所以,他的这些行为,很多时候,都被定义为不懂事,自私。而其实,他只是想要拥有妈妈的爱,不愿与人分享而已,他认为,妈妈的爱应该是属于他一个人的。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忽略掉孩子的这种心理,甚至有时候,在妹妹需要我照顾而他坚持不准的时候,我是很生气的,就会忽略他的情绪,直接用惩罚来替代,其实这样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不利的,但是,因为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从而影响到了他的敏感期的过渡。而如果,我能多一点的耐心,他就会变得更阳光。
他的这种霸道的行为,就是一个“吃醋”的敏感期。如果他的这种心理需要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这个敏感没有得到很好的过渡,那么,他的这个敏感期的一些行为会一直延续下去,从而给他的性格造成很大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因为,心理需要的缺失,会让小孩子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而这种不安全感会一直伴随着他,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人还在继续成长的原因。
很显然,翔哥的情感敏感期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和依恋,所以,他的安全感很不稳定,也无法完全迈开独立的步伐。而这一切,都与我的自身情绪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05
其实,孩子对母亲爱的依恋,是为不再依恋妈妈的爱,为离开妈妈做准备。认识了这一点,我便不再排斥他的强烈的占有欲了,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的给他一个自由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