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4个小技巧

上周参加了两次演讲会的活动,听了十几个演讲,结合之前看的一些演讲,从评估的角度总结了四个小技巧:

1.PPT

在演讲的时候,如果是自然科学类演讲,可以做一个PPT,来帮助大家理解演讲内容。因为在中国,至少我这一代(80后)受到关于自然科学的教育比较少,听起来会觉得有点抽象。比如热带雨林毁坏的原因,鲸的听觉功能高度发达,盲人是否理解视觉符号这类题材的演讲,如果没有PPT,我基本是跟不上演讲者的节奏的。

2.语音

做演讲时,语音最好能有一些变化,语调太平容易让人疲倦。声音可以表达你的情感,你的息怒哀乐,都可以通过声音传达给观众。比如若是手机被偷了,必定是气的,声音要高一些,要急一些,这样才能表达你的气;如果突然被找回来了,必定是喜的,很激动,声音还是会高,但是会充满喜悦之情,配上肢体语言更佳。语音变化在演讲题材不太被观众熟知或者喜爱的情况下,尤其重要。

3.流畅性

在做英文演讲时,让不常说英语的演讲者上来就讲的很流利,基本是不可能。因为语言学习本身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有些小技巧可采用,比如减少赘语,讲不下去可以稍作停顿。发现在听演讲的时候,太多的赘语会干扰我继续听下去,如果演讲者多加一些停顿,反而不妨碍。可能是因为赘语本身也代表着含义,会分散些注意力吧。

4.共鸣

做演讲纵然有百般技巧,内容依旧是关键中的关键。每当演讲者以幽默的口吻娓娓道来自身受挫故事时,我便很容易被吸引,周围很多观众也是听得津津有味。倒也不是大家喜欢把快乐建在别人痛苦之上,这大概是一种共鸣吧。原来外表光鲜亮丽的他也和我一样,有过失恋的痛苦,找不到工作的囧境,有过异乡为异客的孤寂,原来和我一样,遭遇挫折,生活上也不尽是事事如意。这样一来,演讲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我们喜爱的东西同时也包含了我们的价值取向和喜好。能引起共鸣的演讲,观众是不会拒绝的。

好的演讲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在自己还做不出的时候,多听优秀演讲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如品佳酿,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