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作者:竹韵兰馨
<一>
浩洋和如云 小紫,是八七届的高中同班同学,高中是所职业高中,当时的政策,这所职高,不参加高考,但是每届每个班级可保送德智体,全面发展,成缋优异的两名学生上大学,浩洋是屈指可数的被保送的种子选手之一。
高中三年,如云和小紫是周桌,是闺蜜,如姐妹般亲密。
那时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QQ,男女同学交往,大多简单而内敛,彼此之间有点情愫的男生女生,男生在没有其他同学在场的时候,偷偷向女生丢个纸条,或者假借一本书,又借还书之际,书里夹着纸条,经常闹出笑话,还回来的书,还没来得及翻开,被同桌随手无意翻开,发现了纸条,发现了秘密。
浩洋和小紫的秘密就是被如云发现,她在浩洋还給小紫的书中,发现了浩洋给小紫的小纸条。
纸条上写的是这么一段话:你是风儿我是雨,小河畔,风雨无阻,我等你。
如云一眼就看出是浩洋写的,因为浩洋在班里不仅成绩好,文章也写得好,作文经常被同学相互传阅,这是浩洋的笔迹,洒脱。
同桌闺蜜之间有打趣的话题了,小紫那天周曰回家了,如云酝酿如何拷问回校的小紫。
小紫,挑高的个子,匀称的身材,圆润的脸庞,梳着当时很时兴又能显学生时代的气息的发型,齐耳的学生头。小紫话不多,喜欢眯眯的笑,走路的时候,略低着头,平时学习之余,喜欢看文章,所以大多时候,手里拿着一本杂志,小说,或者文集什么的。
<二>
周日傍晚,和往常一样,小紫回到学校,回家带回一瓷缸咸菜,带来十斤大米,大米交到食堂,按斤两算饭票,这是那时候住校生的生活水准,家境好的,家里给饭菜票的钱。小紫家在乡下,父母种田养家,兄妹六个,她在家排行老三,用她的话就是:我是个女孩,家里让我读书已是不易,吃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次回来,小紫给如云带来三个山芋,家里种的,可以生吃,小紫笑着说,当我回家给你带水果了。
如云家住在乡下,但是父亲在县城单位上班,那时候的城市上班又是正式工,加上家里种地收入,工资再拿回家,家里生活自然好过只靠田地度日子的家庭,如云在家老小,加上哥哥姐姐们,毕业后,都去了城里上班的上班,待业的待业,所以如云每月从家里,除了带米换饭票,不用带咸菜,菜金哥哥姐姐每人每月给点就够了。
但是,每次小紫从家里带的咸菜也好,山芋也好,或者白萝卜也罢,她总是抢着吃,不到周末小紫的咸菜就吃完了。其实小紫每次带的咸菜,压的板板实实的,就是为了如云好这一口。
当然如云,经常会多买一份荤菜,一份疏菜,从碗里拨到小紫的碗里,俩人亲密如一个人。
小紫在家里带来的山芋,如云用铅笔小刀边削着山芋皮,边装作若无其事地说:汪浩洋还你书,你随手放在课桌上,我拿来看看,还没看完,看完再给你。
小紫:哦,你看吧。
如云:这本书很值得一看,书里的故事情节曲折,特别是主人翁的爱情,浪漫。
小紫打趣地说:书中情节是人编的,只管看,你别陷进去哦。
如云:我倒不会陷进去,你看那么多言情小说,小心哦。
小紫:看多了,习以为常,肯定不会。
如云:你是风儿我是雨,小河畔,风雨无阻,我等你。
小紫:你今天怎么啦。
如云拿出纸条:你自己看吧,死妮子,青春萌动了。
小紫看了纸条一眼,揉成一团放在口袋里,把脸别过去,如云说,你脸红了。
因为是同桌又是闺蜜同学,不用更多拷问,如云就知道,浩洋和小紫在恋爱了,尽管小紫还在尽力掩饰说,不是谈恋爱,只是相互谈得来,有共同话题而已。
知己莫过同桌闺蜜同学。
如云:恋爱是你自己的事,当心班主老师知道了。
<三>
每年高三毕业时,班里会组织拍照,全班师生合影留念,同乡的在一起合个影留念,关系亲密的一起合影留念,有个人拍照的,在学校各个地方取景照一张留作纪念。
毕业季是忙碌的季节,本校不用参加高考,成绩好的前二名保送上大学,成绩往后的学生们也没有什么压力,反正也没有机会上大学,所以拍照留念是毕业季最受关注的焦点。
高三班拍照,高一高二的学生也来凑热闹,照相师忙得不亦乐乎。
照相师姓张,叫张扬,是学校旁边村庄里的,也是本校初中部毕业的,爱好照相,不是专业照相师。一个照相机,买一些胶卷,给别人拍,收费比城里照相略高。据说他的叔叔在校当教导主任,所以就由他担任毕业季的拍照。就是现在有同学聊起,也会说,张扬在每年的毕业季,会小赚一笔。
高三在拍毕业照,小紫和如云也去凑热闹,也想拍几张留个纪念,上一届高三毕业季拍照时,她俩也照了几张,各自一张夹在笔记本里。这一届拍照也不想错过。
如云穿上她二哥给她买的大红皮夹克,牛仔裤,护士鞋。(当时这一套,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和关注)小紫穿上米黄色加长的外套,是小紫二姨出嫁,她送亲,二姨给她买的,由于个子高,显得格外清新自然,由于外套长款,裤子不重要,鞋可要穿的搭配,小紫一直穿的是她母亲做的布鞋,她对云说,为了和你相得益彰,向班里的韦凤借了一双白色的运动鞋。
两人换好衣服,洗脸梳头,脸上抹上雪花膏,再拍点那时少见的粉底霜,是如云二姐上班第二个月,拿到工资去买的。为了拍照,如云周末回家,向二姐借的,用完再还给二姐,要不爸妈知道,会说不好好上学,学打扮。
收拾干净整洁,二人手牵手,一起去操场找照相师张扬,操场上热闹,毕业生在照相,高一班的学生也在照,高二班的学生也在照,二人嘀咕,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正在二人犹豫中,浩洋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二人面前:你俩等一下,我去找张扬。
十分钟左右,张扬和浩洋过来了,接下来的就是,如云和小紫,在学校到处找景,留下她们二人的倩影。
拍照中浩洋一路陪伴,由于学生们等着拍照,张扬去哪里,学生们跟着到哪里,浩洋怕如云和小紫的镜头里有其他人的出现,不断地吆喝着叫其他人让开,尽管其他班的学生不断催照相师张扬,快点快点,可是张扬却不慌不忙,给如云和小紫照相。二人比之前想拍的,还多拍了几张。
而就在那天,如云居然没有发现,在混乱的人群之中,浩洋和小紫居然被张扬拍了一张合影照。
小紫说她也不知道,但她知道张扬和浩洋是铁杆球迷,经常一起打蓝球。
也就是这次拍照,浩洋和小紫私下里的秘密被大白天下。
<四>
毎一所学校,毎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校学风好,学生的学习好。虽然当时的国家政策是,这所学校不予参加高考,但是老师仍然尽职尽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高,也尽心尽力的努力学习。
浩洋是八七届,当时两个班的学习尖子生,是学校的种子选手。学校举办任何活动,几乎都有他。他不仅学习好,人也帅气,一米八的个子,是学校蓝球队里的,骨子里有种傲气。
一天下午,班主任找到了浩洋,拿出一张照片,是小紫和浩洋的合影。
浩洋:就是一张和同学的合影。
班主任:仅仅只是合影,没有那么简单吧?
浩洋:只不过是和女同学的一张合影,女同学也是同学。
班主任:我怎么听人说,你和小紫经常晚上下自习,还去河塘边散步。
浩洋:散步有什么不好,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
班主任:你可是我们班的种子选手,下学期就要高三了,这个时候,你来这么一着,不好吧。你不想上大学吗?保送名额有限,必须学习和品质一致好评才有资格,
浩洋:您现在谈的是合影照片,至于保送上大学,现在还不能定论,同学们都在努力。
班主任:你谈恋爱了?
浩洋:也算是吧,怎么,有什么规定高中生不能谈恋爱吗?
班主任:因为你是学校的种子选手,也是班干部,带头谈恋爱,不怕影响自己,难道不怕影响其他学生。
浩洋:我谈恋爱,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干?
班主任:你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学校学生都像你,下晚自习,都去谈恋爱,成何体统?
浩洋;知道了,但是这件事希望您不要再找小紫。
浩洋回到班里,递给如云一张纸条,叫如云转交小紫,小紫告诉如云,浩洋的意思晚自习后,不去河塘边散步了,周末约。
如云唏嘘道,恋爱中的人,是固执和细腻的,
浩洋还是尊重老师,和所谓的校规。最主要是不想小紫也被班主任叫去训话。
事后,张扬找到浩洋,说他本来把他和小紫的照片冲印三张,由于那段时间毕业季拍照太多,不知道怎么只给浩洋二张,把另一张照片装在高一班的学生拍照的纸袋里了。
浩洋说,没事,拍照片就是给人看的,藏着掖着干嘛,没事。
浩洋和小紫,谈恋爱了,全校皆知。
而浩洋和小紫的约会,改在周末,在校外。
如云对小紫开玩笑说:谈恋爱的人都是心细脸皮厚的。
<五>
如果事情就这么相安无事,该多好,生活中,往往很多事情出人意料。
就在毕业季拍照结束不久,毕业班一位同学拿刀砍了同班的同学,就是关于保送名额的问题。
砍人的同学是外校转学到本校的,按成绩和品质,应该是二位被保送的学生中的之一,但是,他不属于本县的,没有资格被保送。所以学校选择了下一位同学保送上大学。
砍人的同学平时学习努力,时常挑灯夜战,为人随和,几乎每天晚上班级下自习了,又重点蜡烛的几乎就是他。同样是人,同样是来学校读书的,同样是为了上大学,如果当初转学时,学校就告知一切,他完全可以决定不来此读书。
但是,没有如果。他砍人了,虽然被砍的同学经过医治恢复健康,保送上了大学。而砍人的同学,被判了七年的牢狱生活。
这件事,当时轰动了全县城,学校里大多是为进牢之人惋惜,据说这个学生家境贫寒,父亲早年去世,和母亲相依为命。
浩洋,约了几个同学去监狱里探望几次,回来以后,他变得情绪低落。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他六门只考了三门,就自己给自己放假回家了,当时校长大发雷霆。全年级通告批评。
小紫对如云说,浩洋不想在这个学校读书了,即使保送他上大学,他也不愿意,如果不经历高考,上大学又有什么意义。
如云说:也是,我现在忽然觉得我自己也很渺茫,上高中不给参加高考,三年以后,哪里来回哪里去,人生有多少个三年啊。
小紫说:我早就想到了,可有什么办法,高三还有半年,毕业后再打算吧。
<六>
浩洋寒假回到学校,先是班主任训话,后是教导主任训话,总之都是你是种子选手,不能一意孤行。浩洋一句话没说,受训后,回到宿舍,把刚回校带的行李又收起来。没有去教室,找照相师张扬喝酒去了,那天他喝的大醉,第二天睡了一天加第二天的一个晚上。小紫当时在校食堂买了一份稀饭和馒头,叫浩洋同宿舍的同学带过去,同学说睡的像死猪,一口没吃。
第三天早上,浩洋仍然没有去教室,中午在食堂,他直接找到小紫,我不在这里上学了,下午就回家。
小紫呆住了,平时公众场合他俩不会过分接触或者说太多的话,尽量回避一些闲话,今天小紫管不了那么多了,不停的劝着浩洋,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你的成绩那么好,保送你上了大学,就有了自己的前程,其他同学想有这个机会也没有呢!
任凭小紫怎么劝说,浩洋丢下一句话,我己决定好了,你不必再劝我。转身离开食堂,中午饭也没吃,
小紫找到小云,哭着说,劝不了他,这可如何是好。
小紫劝不了,其他人也没辙。
这天下午,也是高三下学期开学的第三天,浩洋背着行李离开学校,回家了。
又是震惊全校的一件事,学校的种子选手,保送上大学机率最高的人,回家了……
学校也派负责人去了浩洋的家,家里人说浩洋回家告诉家人,出去打工了,具体去哪里,没有人知道。
小紫在高三毕业之前,没有收到浩洋的信件,她也不知道浩洋在哪里。
她在如云面前哭过好多次,如云说,你担心什么呀,这么大的人了,还丢了不成,八成打工太忙,没有时间回来,加上你又在学校学习,怕打扰了你。
事后才知道,浩洋不想让学校知道他的去向,才没有和小紫和其他任何同学联系。
毕业季,小紫没有参加拍照留念,收拾好东西,直接回家了。
<七>
回家的第二天,小紫去了浩洋的家。
浩洋的家在一个大山里,小紫找到村里一打听,一位大婶告诉她,浩洋父母在一次上山挖草药,遇上山体滑坡,双双遇难,留下他和一个姐姐相依为命,姐姐上到初一就辍学回家务农,供弟弟读书,前年姐姐出嫁了,家里只有他一个人,这几年在外上学住校,回来直接去他姐姐家,也很少回来了。
小紫:婶子,能带我去浩洋家看看吗?
大婶:好啊,不远,就在前面,不过要爬一个小山波。
讲不远,爬个小山波,却走了近四十分钟才到,眼前的景象让小紫,怎么也不敢相信,两件砖瓦结构的房子己倒了一件,看到里面陈旧的家什,屋前屋后杂草丛生。房子多久没有住人了……
大婶说浩洋的姐姐住在离这往里走,穿过两座山才能到达。
小紫感觉胸闷,喘不过气来,以前和浩洋聊天时,浩洋从没提过他的家。
浩洋在校不辞而别,学校里有各种猜测。在老师眼里就是大逆不道!
但是,小紫始终相信,浩洋的决定,肯定是深思熟虑,自有他的道理。
小紫决定不去浩洋的姐姐去打听了,她决定回家。
她相信,浩洋一定会好好的。浩洋一定会来找她。
<八>
高中毕业以后、如云去她爸爸的单位待业,小紫在家帮父母种地。
如云和小紫经常会见面,聊着各自的私房话,
九二年如云谈了一个对象,是外地的,情投意合,随男朋友去了外地,九三年,在当地成家。
自如云去了外地,每月和小紫保持着书信联系,每次信中都会提到浩洋,二年多过去,小紫仍然没有浩洋的信息,
一次小紫在信中提到,弟弟得了白血病,一家人现在都在痛苦之中。如云那时刚生完孩子,还在月子里,看到这个消息,边流泪写着回信,边叫爱人把家里的存款三千元全部汇给小紫,给小紫弟弟治病。
如云知道,小紫的弟弟是她们家唯一的男孩,父母为了想要一个男孩,第六胎生下了这个弟弟,如今生此大病,一家人如何是好,
闺蜜就是关键的时候,是彼此的左膀右臂。
如云做完月子,特地回老家看望了小紫的弟弟,那次,小紫正在和她四妹,还有父亲忙着秋收,五妹在外打工,母亲在医院照顾弟弟,小紫的大姐二姐己出嫁。
这次回去,小紫没有顾得上和如云多说话,只是流泪,为弟弟,也为了,到现在还没有浩洋的信息,
如云准备回去时,坐去县城车站的中巴车,对小紫说,有合适的可以处一个了,
小紫没有说什么,只是流泪,和如云挥手告别。
如云回到家,上班又要照顾孩子,再忙,也不忘每月给小紫写封信,最后慢慢小紫回信少了,如云也没当回事,弟弟生病,农活要做,小紫哪里有时间回信。
如云仍然每月给小紫写封信,没有小紫的回信,她不知道小紫的情况,就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写给小紫,而且,每次不忘提一句,有合适的就处一个对象。
连着五个月没有收到小紫的书信,第六个月小紫来信了。
信中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本月初六是我的结婚之日,等你回来。
如云没有过多地去在意信中的字数,她算了一下时间,后天就是初六了。随口冒一句:死妮子,如果书信迟来两天,我岂不错过了参加婚礼。
如云的婆婆在这里带孩子,她对爱人和婆婆说,小紫后天初六结婚,我向单位请假了,明天回去参加婚礼。
<九>
第二天如云乘坐五点半的长途客车,中午十二点左右才到县城车站,再乘坐小中巴,一路风尘,下午二点多到了小紫的家。
小紫家里来了很多客人,这里的习惯是结婚的头一天晚餐,男女双方,各自的亲戚朋友都要到场,叫正席饭。
这个场合如云认识的人只有小紫的父母和小紫家的姐妹们,打过招呼,如云直接去小紫的房间找小紫。
小紫坐在床上,眼睛红红的,见到如云,一下子站起来,拉着如云就哭。
如云开玩笑:哭嫁哭嫁,越哭越发财。
小紫出嫁的头一天晩上,如云住在小紫的房间这张床上。读书的时候,如云毎次来小紫家玩,住一晚,也是在这个房间这张床上,两人叽叽喳喳说着私房话。
如云:几个月没有收到你的书信,原来忙着谈恋爱了,重色轻友啊。
小紫:男方之前也来提过几次亲,我没同意,这次小弟生病,多亏了男方家的相助,才得以病情稳定,好转。
人们常说婚姻是没有错的。小紫的未婚夫红胜,和小紫是同村人,也是初中同学,读到初一就回家了,帮着父亲经营一家豆腐店,通过几年打拼,豆制品的种类越做越多,生意兴隆,在当地小有名气。
小紫高中毕业回家不久,红胜叫父母上门提亲,也许是小紫等着浩洋来找她,没有答应,但是红胜也是初中同学、为人憨厚,又是同村,也会经常碰面,小紫对红胜不反感,只是红胜父母提了几次亲,小紫都拒绝了。
弟弟生病后,当时家里人,感觉天都快要塌了……红胜找到小紫,请求给小紫家帮忙,第一次就拿出五万元,也是小弟在医院最关键的一笔钱,因为医院在摧缴费用,而小紫家当时该借的都借了,家里该卖的能卖的也都卖了 没力支付,小紫的母亲就在那几天崩溃,神情恍惚。
小紫说,这笔钱,至少目前保住了小弟的命,也让母亲宽慰。这几个月没有给你回信,忙着照顾弟弟,又怕母亲再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家就完了,我也不敢回信,拿到笔就想哭。
红胜上午把豆制品全部发货到各个摊点,回家吃过午饭就来小紫家田里,帮忙。小紫的四妹说:红胜哥一来,家里好像多了一个主心骨。
几个月内,红胜天天下午都要过来帮忙,又去医院交了二万多元,小弟好转,医生建议回家调养,定期去医院检查,化疗。
弟弟回家了,小紫的父亲流着泪说,我以为这一去就是永别。
弟弟回家的那天晚上,父亲对小紫说:我去红胜家提亲。
通过和红胜的几个月近距离的相处,小紫更加了解红胜的为人,红胜送来五万元的时候就说了,这钱是救命钱,与提亲无关。
习惯中是男方向女方家提亲,这次,小紫的父亲决定为女儿去男方家提亲。
小紫:爸,去提亲,我不反对,但是,彩礼我一分钱不要。
父亲欣然同意,第二天和村里有威望的一位老人去红胜家,为女儿提亲。
姻缘一线牵,提亲自然顺利。
上个月订婚当天,就定下来这个月初六,举行婚礼。
如云紧紧拉住小紫的手,死妮子,真替你高兴。
<十>
第二天,小紫早早起床,如云帮她梳妆打扮,等着迎亲的。
由于在同村,路近,迎亲不麻烦,但是根据本地习惯,迎亲队伍必须绕道走,尽量走远点,才转到新娘家,估计意思就是一路相伴长长久久。
迎亲的只有一辆面包车,是红胜送货车,车灯上挂着玫瑰花,车前盖上贴了一张大红喜字。
由于是本村的嫁娶,亲朋邻里大多相识,红胜和每个人打着招呼,不停的给叔伯兄弟们递烟,进大门时,大门早己被几个婶子姨娘给把住,红胜又是好话,又是从门缝里塞烟和糖果,最后是把住门婶子姨娘们每人一个红包,红胜才进了小紫家的大门。小紫的房间里早已被小紫的五个小堂妹小表妹把住,新郎又是往门里塞些烟和糖,又塞进去五个红包,才得以进到小紫的房间。
如云是第一次见到红胜,一米七八左右的个子,方脸,一双比女人还漂亮的大眼睛,满是笑意,一身深蓝色的西装,一条大红色的领带,英俊帅气。
小紫向红胜介绍如云,红胜说,早就知道小紫有一位同学闺蜜,亲如姐妹。红胜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给如云,如云不好意思收,小紫接过红包塞到如云的手里,说一句:收着别花了,留着纪念。
事后知道,拦门红包是风俗,每人一个红包是十元,红胜给如云的红包是一百元,如云一直还保留那个红包和一百元。
乡村的婚礼往往不复杂,不用敬茶改口,娶了你家的女儿,你家就是我家,你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也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红胜在小紫的房间,等着十一点半出发,寓意,一生一世相伴,外面的客人就坐,喝着茶吃着瓜子糖果,同村人,话题格外的多。单等新娘动身时开席。
小紫的母亲进来,给女儿腰间系上一条寸宽的红色丝带,丝带上穿上一个怀镜,据说可以驱邪气保平安,小紫的母亲自弟弟生病,一下子老了很多,她拉着红胜的手:孩子,我把小紫交给你了。
红胜:妈,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待小紫。
女儿出嫁,母亲万般不舍,抱着小紫放声大哭,小紫也是泪流不止,如云一边安慰小紫和小紫的妈妈,一边给小紫补妆。
这个时候,有人进来,准备起轿了,也就是说快到十一点半了,根据风俗习惯,小紫弟弟年龄小,由小紫的堂哥背小紫出家门。时间掐的准确,十一点半准时上轿(面包车),车上还有几位娘家的送嫁人,准时鸣炮,准时开席。
如云婚宴结束,回了自己的娘家住了一晚,第二天起早乘车返回。
<十一>
如云和小紫,还是经常书信往来,但是不是每月一封,偶尔鸿雁传书,诉说各自的心事,如云上班,婆婆在家主持家务,爱人工作努力,己是单位重要岗位上的小领导,日子过得稳定幸福。
小紫嫁到婆家的第二年生了个大胖小子,红胜的豆制品加工依旧红火,红胜让小紫在家专心带孩子,闲时多回娘家看看,帮母亲做点事,田里的活,农忙时,红胜请几个帮工,给岳父帮忙,几天内做完了。红胜又去医院交了几次费用,小弟终于回家不用化疗了,在家休养,定期去医院检查一下。
后来有电话,不用书信往来,随时电话联系,有时深更半夜,来个电话,彼此都会知道肯定是你。
如云和小紫,几乎不再提起浩洋,她俩都知道,再提也是往事,再提也没有意义。小紫说,还是希望浩洋生活的好好的。
时光如梭,2015年,有同学建了一个微信群,群主号召大家,把各自联系的同学拉进群,到2017年,来个同学三十周年的聚会,如云和小紫的那个班级,群里却没有浩洋,大家都想知道他在哪里。
有同学略知一二,浩洋高三下学期开学第三天就离开了学校,确实去深圳打工了,一年后,用打工积攒的钱去另一所高中复读,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某所重点大学,现已是,某跨国公司的高级领导。
还有同学透露,浩洋大学毕业后去找过小紫,而那时小紫己结婚。
2017如期举行了三十周年的同学聚会,浩洋没有到场。
三十年仿佛弾指一瞬间,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中的人自己最清楚,你如果不想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问。
如今如云己退休,爱人还在公司担任总经理,事业蒸蒸日上。一个孩子己成家,孩子说先事业再要孩子,所以暂时不用带孙子,去了老年大学学习声乐和书法,偶尔约上几个姐妹一起出去走走看看。
小紫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一个在南京上班,一个在上海。大儿子己成家,去年喜得千金。红胜一直经营豆制品加工,由于经营得当,早己扩大了规模。
时光如梭,岁月悠悠。如云和小紫,经常微信里视频,说说话,也会聊些,同学时期,青涩的故事。
如云和小紫经常互开玩笑:
你是风儿 我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