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利用闲暇时光,读完了路遥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发现,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读一本书的感受和体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记得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是在十二年前,那时青涩懵懂,无知无畏,怀着一腔青春热血,对于当时那个刚步入社会,还比较迷茫的自己而言,《平凡的世界》无疑给了自己很大的精神力量。
虽然,为书中孙家兄弟因贫困没能完成学业而感到惋惜,却为他们面对贫穷,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受鼓舞。
尤其是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高中毕业,不甘于一辈子当个农民,也不甘心于在哥哥的砖窑打工,于是,他告别故乡,告别亲人,背井离乡,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无论在外面再苦再累,也没有停止读书,没有停止滋养精神。
虽然他干的是最繁重的体力活,但他因为持续学习读书,内在精神是自由而富足的,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不断地努力奋斗,自强不息,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煤矿工人。在那个年代,工人也是很受人尊敬的。
其实读书,就是在读自己。当时在孙少平身上,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那个不甘于平庸,哪怕只身一人,也要外出闯荡,也要去见世面的西北女孩的决心和勇气。
这个西北女孩,同样也在青春年少,迷茫无知的岁月里,正是靠着一本又一本的经典,靠着书籍,靠着丰富的精神食粮,支撑着自己走过了那段迷茫期,逐渐找到了方向。
除此之外,那时也为孙少安和润叶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纯粹美好的感情,因命运的捉弄,没能走到一起而感到惋惜。也为孙少平失去生命中那一抹最亮的光,心中挚爱田晓霞而感到痛。
当时无法理解作者路遥为什么要“拆散”那对青梅竹马,为什么把美好的近乎于完美的田晓霞,给安排了那样一个令人心痛的结局。
然而,随着青春岁月的渐渐流逝,随着自己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时隔十二年后的今天,再次品读这部经典,对于书中每个人的人生结局,却有了另外一番感悟和体会,也好像慢慢理解作者了。
其实在人生这趟的旅途当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会遇见很多人,不可能所有人只陪我们走一段路,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能陪我们走完整个人生。
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你走一小段路,在你生命的天空下,犹如绽放的烟花一样,绚丽而又短暂,留下永恒的美好。就像田晓霞在孙少平生命中留下的那段明亮的印记。
而有些人注定会陪你走很长的路,甚至伴你走完整个人生旅程,这一部分人的出现,也许没有那么绚丽多彩,但它会在你生命的旅途中绘上踏实的底色。就像李向前与田润叶,像孙少安与秀莲那种彼此守护,陪伴。平平淡淡,长长久久,踏实且温暖。
有人只陪你走一段路,也有人陪你走很长的路,甚至会陪你走完整个人生。这才是人生。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有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在丰富我们的生命。
所以要心怀感恩,感恩遇见,感恩曾在我们的青春纪念册里留下的那些点滴美好,感动,善良和纯粹的每一个人。感恩正在给予我们陪伴和温暖的每一个人。
人生转瞬即逝,珍惜身边的每个人,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珍惜正在做的每一件事。勇敢面对,积极努力。
很多时候,努力并不是为了那个结果,而是给自己的内心一个交代,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只要努力了,拼搏了,无论结果怎样,都可以坦然地接纳。
其实,我们到人世间走一遭,最后抽丝剥茧,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件事,就是成长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明确了人生的这一条主线之后,剩下的都是经历和体验而已。
在这趟充满无限可能的的旅途当中,会体验幸福喜悦,体验痛苦悲伤,体验高峰低谷,体验开心快乐,体验挫折磨难,会体验亲情,友情,爱情,体验生离死别,体验生老病死,体验酸甜苦辣咸等各种人生况味。
当然,由于每个人不同,每个人思维认知,天赋以及使命的不同,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不同,所体验和经历的也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无论我们是一个多么平凡普通的人,无论我们的起点有多低,只要保持美好纯朴,正直善良的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只要保持努力成长,自强不息的精神。保持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坚定向前,尽己所能去奉献,去燃烧,最终实现生命价值,也就不枉在这世间活过一场。
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困苦,只要坚韧不拔,勇敢面对,只要精神不倒,只要心中的光不灭,终将会跨过艰难崎岖,通过重重考验,迎来属于自己生命的曙光和精彩。
这份曙光不仅是外在的获得,更是内在的强大,丰盈,平和与宁静。
愿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拥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