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今年100岁了!
重阳节庆,她身披绶带。政府給了奖励,领导亲手给她戴上了大红花。
老人们说,百岁安康,可喜可贺!要是在古代,这可是要被称为“人瑞”,县太爷要赠匾的。
百年沧桑,世事无常,多少人,多少事,俱已烟消云散。
而她,却还能笑对人生,尽享天伦之乐。
领了儿子领孙子,还可以陪重孙子们玩,真是令人羡慕。
白族火把节,孩子们对长辈撒火把,表示敬意与祝福。
“太奶奶,今年头一把火,孝敬您老了啊! ”
" 好的,火大一点啊!太奶奶也想旺、旺、旺!"
为了探索人生奥义,在我软磨硬泡之下,我奶奶终于同意-------公开她的百岁秘诀!
各位看官,您请好嘞!
绝对是平时不传之秘喔。高、大、上。
秘诀是.......
一、她不懂养生!
农村生活,朴素简单,各种条件都较差。
没有保健意识,更没有吃过什么高级营养品、补品, 还有什么七七八八的保健品。
有菜,就吃点菜.
“奶奶,这是我们白族火把节的传统食品炒豆子,可硬了,您可不能吃,当心崩掉您最后剩的那几颗牙!”
“是吗?呵呵,那么我可要多吃点!”
二、她不会享福!
辛勤劳作一生,无私奉献。
总是闲不住,不知修养生息,也不懂偷下懒让自己舒服舒服。
我家小院。一代代的奶奶们就像这些树,自己扛住雷霆风雨,洒下一片绿荫。
水管里不是自来水,是直接接山泉入户,泉清而冷冽。
勤劳的人,缝缝补补,浆浆洗洗,转眼似水流年。
这样的年纪,也总要鼓捣鼓捣家务、农活。
“奶奶,为什么每次您喂鸡,它们都那么肯吃食?”
“呵呵,想当年,奶奶可是公社的畜牧金花、炼铁金花、种田金花、积肥金花....对了,还是副社长金花呀!”
三、她没有钱!
山乡小镇,偏远闭塞。乡邻们的物质生活普遍都不富裕。
但是,生活很快乐。
与大多数乡邻一样,奶奶从没有为费尽心思赚钱而苦闷,也从来没有为保住钱财而烦恼。
“奶奶,你为什么不多存些钱呢?”
“存钱干什么?邻村的葛老头儿倒是存了一大摞钱呢,前几天都被老鼠咬吃了,这还不得哭死啊?”
四、她耳朵聋、嘴巴笨!
奶奶的耳朵背,跟她讲话,要用很大的声音。
但我发现,她的耳朵其实有一项“特异功能”:好的东西,都能接收;坏的东西,自动屏蔽。
她说的是白族话,不太会讲汉语,而且不擅言辞,从不会巧言令色。
一次,她跟我老公(汉族)谈天。只见奶奶笑容满面很满意,我老公点头如捣蒜,不停地附和,双方甚是相投。
我好奇地凑到老公面前,想问问奶奶和他说什么这样热闹。
没想到老公开口就问:“....呃, 那个,咱奶奶说的啥?”
其实,她与我们最好的沟通,就是微笑。她很爱微笑,慈爱之情,胜过千言万语。她的微笑会感染,见到的人,都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老姐姐,村里二狗子又说你坏话了。”
“什么坏话,我都听不见!”
五、她不会精打细算
奶奶没有钱,花钱却大手大脚,十分慷慨。
左邻右舍有难处,不用开口,就会给予帮助。
迎来送往,款待四面八方。
“姑妈,现在家家户户到镇上的古寺上香游玩,都说路好走多了呢”。
“那是你奶奶和其他几个奶奶,捐出了多年的积蓄,为大家铺桥修路。山涧上的石拱桥,还专门刻下了这件事呢”。
六、她有一堆好闺蜜
奶奶基本没离开过家乡,从没有去过大城市,家乡的每个人都认识她。
老人们的友谊,就是一辈子的友谊。
一起快乐、一起吃苦、一起经历风风雨雨。
从未刻意提起,却坚若磐石,韧若蒲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不欺、不疑、不离、不弃。
老闺蜜们在一起,亲亲热热,特别默契。
有时候,也耍点小孩脾气。
“想当年,我们姐妹们,那是响当当的铁姑娘,抓革命、促生产,个个拔尖!”
“胡说。明明是我,比你们都能干!”
七、她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家
百岁老祖宗,后代人丁兴旺,开枝散叶,遍布四面八方。
众多小家庭,根脉所系,亲情满满,每每欢聚一堂,聚在奶奶身边。
每年春节,奶奶都得发出很多很多压岁钱。
但是,不用为她担心喔。因为子孙辈们孝敬她的,肯定比她发出的多。
钱进钱出,爱来爱往,其乐融融。
“奶奶,你偏心!只给重孙们压岁钱。我是你长孙,你都不给我一点。”
“去!你都是快当爷爷的人了,还好意思找奶奶要压岁钱!”
综上所述,奶奶有许多“缺点”,但她却是最最可爱的奶奶,可爱了一百年!
而且,如果你也能做到如上几点,能像奶奶一样生活。那么恭喜你
-----你也能活到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