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新冠疫情防控正在积极向好,不可否认,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在当前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那么,到底电信运营商数据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呢?笔者在这里试图做个简要分析。
一、电信运营商哪些数据可以应用于疫情防控
电信运营商作为信息基础服务提供商,本身承载了广大用户的丰富数据。这次疫情防控中,能起到明显作用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数据:身份属性信息、位置轨迹数据、社交关系数据。
身份属性数据包括姓名、年龄、居住地等信息,能说明“我是谁”。位置轨迹数据描绘了用户在时间和空间里的流动行为,会真实描绘用户“来自哪里、去过哪里、现在哪里”。社交关系数据包括某个用户的社会交往关系,比如说跟谁是一家人,跟谁是同事关系等。刚提到的三个方面数据之所以能起到作用,主要还是因为这些数据是真实的、连续的、准确的和完整的,所以在疫情防控的实际场景中能发挥可靠的作用。
二、运营商数据在疫情防控中可以怎么用
接下来就分析一下前面提到的三类数据是如何应用到疫情防控的具体场景下的。主要有5类场景:
1、感染者来源追溯
基于用户身份信息和时空位置数据,能准确锁定病毒感染者或确诊病例是来自哪里的,进一步可追溯在确诊前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什么样的人。在此基础上,可以拉出与其有过紧密接触的名单,精准锁定这些名单,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重点监控这部分人群的身体表征变化,阻断病毒传播链路,提前准备好预防措施,为病情诊断争取时间。另外,因为运营商的数据都是用户实际行为产生的客观真实的记录,所以如果有人想瞒报说谎的话,是会被及时发现的,卫生防疫部门可以据此联合政府采取必要的法律惩戒措施。
2、疑似病例监控与扩散预警
对于已列入疑似病例的用户,宜尽快采取居家自我隔离或医院隔离的措施。对于有些人在隔离期间不守规矩,隔离期间私自外逃或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了,这时运营商的信令数据是可以实时监控到类似异动行为,运营商就可以及时预警、告知相关防疫去采取措施,控制住这些“危险分子”。同时,通过监测隔离期疑似病例的异常位置轨迹,可以再扩大其可能传播的人群范围和涉及区域,分析可能感染的人数,有指向性的升级相关区域的预警级别和控制措施。
3、人群画像与分类
运营商数据与卫生保健部门的身体检测数据相结合,就能把区域内的用户进行准确分类:新冠确诊人群、疑似病例、正常无感染人群、康复人群。对这些人群可以做一步进行画像分析,分析的维度可以是年龄、性别、区域归属、当前状态持续时间、危险等级、接触人数等。
4、疫情趋势预测
防控疫情还需要提前储备医疗资源,这时候就需要对疫情走势进行判断和预测。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有:确诊人数增长率、现有重症患者死亡率、累计确诊数、累计治愈数、累计死亡数等。涉及人数类指标的预测基本上都是与运营商的用户数据有关联的。在预测算法上常用到的就是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方法。
另外,还需要提到的就是在当前国内疫情大面积转好的情况下,运营商数据在国外输入人群的筛查、跟踪、扩散路径等方面,还是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
5、疫情分析与通报
有了上面提到的疫情防控场景和数据做基础,对区域内的整体疫情做数据分析和监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数据监测可以做成报表、简报和新闻稿等,面向政府(to G)和普通用户(to C)进行推送。中国移动在疫情期间启动了免费制作和推送手机报的业务,通过其点对点触达能力,能告知广大群众当前疫情控制的状况,能起到传递信息、安定民心、安抚情绪等作用。
三、运用运营商数据抗击疫情的不足与展望
以上就运营商数据在防控疫情方面的作用和价值进行了阐述。我们也应当看到,运营商数据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在汇总融合方面还不到位,在应对某些场景时三方数据不能完全拉通;另一方面,运营商数据与地方政府、社保、医疗等数据也需要加强整合,多方数据的融合才能挖掘出更大的价值;再有就是,即使是疫情当前、性命攸关的情况下,在利用数据的过程中也要格外注意保护用户的隐私、防止信息泄露。
最后,企盼天佑中华,新冠疫情早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