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碎片时间看了一本书。
是彼得·卡佩利写的《招到好人才》。
中信出版社还把他归入了《沃顿管理精要》里头。
豆瓣给了它5.3分。
我还觉得这给得过高咧。
这本书讲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人才供需现象。
包括——
为什么空缺职位没有人填补
人才短缺的本质是否是技术缺口
劳动力市场上有十几个虚假理解
人才短缺与培训缺口
这些都是作者所见的在美国的人才市场现象。绝大部分在中国也很常见。
问题来了,作者描述的这些现象,全是滞后性的结果。
作者并没有讲出真的有前瞻性的观点。
没有讲出如何避免这些现象的产生。
更气人的是,他竟然也没有讲,要怎么才能解决这些人才假像、乱像与误解。
哈?你在逗我?
书中最后的一章叫“未来之路”。
听起来他会给出什么
里面有一段话说:
如果你质疑我这本书里头的论证,我劝你直接到你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问一问最近一次的解聘为公司省下的钱多,还是耗费的钱多。或者查看一下公司让一个职位闲置产生的代价,以及这个职位是否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看看你能否自己得出结论。
…………
这些问题根本没办法笼统回答,竟然出现在中信出版社的正式出版物上,我实在震惊啊!
拿他第一个问题举例——
如果最近一次解雇的人,是和珅。那肯定是为公司省钱多了。
如果最近一次解雇的人,是斯蒂芬·乔布斯。那肯定是为公司耗费的钱多了。如果不把他招回来,可能公司亏得要破产了。
但如果你又把斯蒂芬·乔布斯招回来,他会用50亿美元造一个办公楼。你觉得他省钱了吗,这个新办公楼有用吗?
………………
我确实得出了结论。
那就是作者真是个混字数的专栏作家呀……他的想法好像从来没上过班一样天真。
这样的书竟然也能出版,真是励志啊!
我打开“微信读书”,准备怒喷这本书。
发现“微信读书”连这本书的条目都没有。
…………要不要野鸡成这样啊?
讲了这么多,但客观地讲,这本书还是提供给我几个值得反思的观点(子弹):
1、学徒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现在学徒制已经式微了。
2、培训总被现代(非制造业)企业所忽视,可能有80%的雇员在过去5年未接受过雇主提供的任何培训。
3、人才缺口并不纯粹是技术缺口,因为闲置职位的机会成本太低了。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我最欣赏的一点。
这本书的装订和纸质还挺好的。
29块钱,拿在手里还挺舒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