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闻人歌
(本稿发表于公众号中制协青年工作委员会
转载请联系作者)
北京刚下初雪,我就接到了要采访著名编剧孟婕老师的任务。
正好她的新剧《我怕来不及》在央八播出。连着看了三集,一个有着墨黑色长发,戴着细边眼镜,挑灯夜战地伏在案前,边翻阅上个世纪的资料边咬着牙写本子的女编剧形象在我脑中慢慢浮现出来。
直到白雪初融的那晚,我们一起去了她与人合开的莎莎餐厅。推开门的一刹那,我看到软皮沙发上坐着一抹靓影。
淡而妥帖的妆容,知性又带着一丝俏皮的短发,V领的黑色连衣裙,她热情真挚地站起来与我们打招呼。
原来,这才是真实的孟婕老师。
酥皮烤鸭、水煮鱼、麻酱凉皮、柠檬鹅肝、芥香虾球、总厨沙拉、鲍鱼焖鸡……孟婕老师一连报出好几个菜名,张秘书长直呼“够了够了,我们几个人也吃不完”。
“这些菜都不错,大家得尝尝。”她继续翻着菜单,“再来个汤吧,就瑶柱煮时蔬!”
短短一会功夫的相处,孟婕老师便展现出了她爽朗的笑声和热烈真挚的一面。
再加上抑扬顿挫的语气、丰富的表情神态、不经意间的肢体动作,总能把她话中的故事生动形象地给描述出来。
编剧重于笔头,但不一定对嘴巴也能运用自如。而孟婕老师显然是又能写又会说的编剧。
当聊起她的入行经历时,一碗奶白色的瑶柱汤恰好端上来。
就在这浓郁的鲜香中,听着她妙趣横生的言语,一幅泛起点点旧色的北漂岁月图缓缓在我们眼前展现出来。
侠女从燕赵的风漠中走来
“我受萨特的影响很大,他告诉我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只是问你愿不愿意承担自由选择后的结果。”
——孟婕
孟婕老师生于河北唐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个传说中“多出侠士”的燕赵之地养成了她热情、真切而果敢的性格。
唐山师范学院是孟婕老师的母校。由于优异的在校表现,毕业之后的她顺理成章地留在了学校任教。当时她虽在美术系当辅导员,但已经开始写话剧和小品。一个写作梦激起了她飞向更广远天地的欲望。等她的心彻底不在学校的时候,她毅然辞职来了北京。
起初来北漂是为了考中戏的研究生。对于每一个怀有写作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北京这块肥沃的土壤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但同样的,一开始的路并不好走。
用孟婕老师自己的话来说,那个时候她什么都写,只要跟写有关的她都写,但是收不到稿费,日子过得特别惨。为了生存,她跟人一起开了艺考培训班。两个月的工作时间她攒够了一年的饭钱,而剩下的时间对于她来说就是“不停地写”。
“那时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我要以写字为生,这是我想做的职业。但年轻的时候也不得不为生活做妥协。到08年的时候,我开始写话剧,写情景剧;到09年,10年,写电视剧写电影,只要是给钱的我都写。正是那几年我写了好多东西,情况也慢慢地变得好起来了。”
《婆婆也是妈》是她入行以来独立完成的第一个电视剧本子。
孟婕老师告诉我们,当时她刚生完孩子,正准备考研,就接到了导演的电话。她觉得这对她来说是一次机会。为了电视剧,她放弃了考研,用昼夜颠倒的四天,熬出了故事大纲和三集剧本。导演看完她的本子就说“好”,便立即定下来去签了演员。
这部戏是她职业生涯的一个里程碑。也就是从那时起,孟婕老师的戏就没有断过。
“我做事特别果断,朋友说我很‘爷们儿’。辞职的时候我一点都不纠结,反正那个(当老师)是我不想要的,这边(来北京)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是我一定要做我想做的。”
不得不倾叹,正是她做的每一个特别“爷们儿”的决定成就了今天的著名编剧孟婕。
听她娓娓道来讲述当年往事,我的眼前浮露出一个负剑侠女的形象,从燕赵的大风大漠中走出来,带着孤勇和热血逐鹿京城。
编剧是不能没有生活的
“真正写出来的那个有质感的东西,还是从生活中来的,还是从你的悟性中来的。”
——孟婕
在央八热播的电视剧《我怕来不及》引起了不少观众的热烈反响。当我们好奇地问起后续的剧情会如何开展时,孟婕老师表现得极为神秘,直言“往下看就知道了”。
这个剧以改革开放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工人迎难而上,勇于承担爱和责任,同时肩负起小家和大家的故事,反映出时下的变迁,体现了人们的坚守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好多人会问孟婕老师,一个八零后的女孩,怎么能写出那个年代的故事呢?
对于童年的回忆和对生活的观察,给了她充沛的灵感。《我怕来不及》跟她的另一部剧《娘亲舅大》一样都是家庭剧,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我们现在看到的帅气高大的男主角李春生,穿着工服,在矿场的电影院画电影海报。这个灵感是来源于她童年时期对于电影院的向往,对于当年开滦剧场里电影《画魂》海报的惊鸿一瞥,让她埋下了要创作这样一个“画工”人物形象的灵感种子。
能看出来,孟婕老师写剧常带着自己的一种情怀。
除了李春生,女二号张桂香的名字取自她的大学同学;《娘亲舅大》里三个舅舅的形象来源于她的亲人。
艺术源于生活。没有亲身经历这并没有关系,她可以通过采访、做功课、搜集资料,让故事变得更具有灵魂和真实性。哪怕是剧中人物一个细小的情绪变化,这也是她不断地观察生活后的成果。
在孟婕老师辍笔耕耘时,她脑子里是有人物形象的。不对标演员,而是对标她生活中的人。一旦她在生活中找到了那个人,她笔下的人物也就彻底“活”了起来。
由此可见,生活对于每一个编剧来说都格外重要。
孟婕老师还格外幽默地说,她特别感谢生活中经历的所有一切。不管好的坏的,在日后,他们都会成为她本子里的故事,她的稿费。
“我发现孟老师真的特别热爱生活。”张秘书长慨叹,“你经常会在朋友圈里分享你的生活,而且都是积极美好的事情,让人看得特别正能量。”
关于朋友圈,孟婕老师也有自己的一番想法。她认为不停地发朋友圈就是在写东西,而且每当她写完一段戏要收一下心。有时发朋友圈不仅能纾解下自己,也能把每个阶段的思考写下来。
“在你的朋友圈里,哪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你也会用一种很快乐、很喜剧的方式去把它表达出来。那你自己会有很悲伤、很负能量的一面吗?你又是如何排解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孟婕老师毫不避讳地告诉我们,“就是哭啊!我特别爱哭。有的时候高兴的歌也能把我听哭了,情绪一来就会大哭。”
她与我们分享了她最近的歌单,里面大部分都是颇具有故事感的老歌。其中一首汤唯的《我曾经也想过一了百了》曾陪伴她熬过人生中一段低潮期。
原来待人处事热情而真诚,拥有一副侠义心肠,常在朋友圈里分享温暖的孟婕老师;
其实也会敏感、怀旧,偏爱文艺风,常常伤感于世事;
也会独自在深夜里看悲伤的电影,大哭一场。
也许这就是艺术家的多面性。
幸好真性情的她始终把“哭”视为跟“笑”同等重要的情绪。就像生活的起起落落和好好坏坏,她都直面并且珍视,最终化成了笔下的精与魂,创造出了一部部的影视佳作。
胡秘书长做了一个小总结:“其实你刚才讲这么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想告诉那些现在还不怎么顺利的年轻编剧,你现在正在接受生活的锤炼,现在正在接受这种原始的积累。”
“是的。包括我现在去给学生们讲课,我也跟他们说,有时候写得好不好,真的跟你知不知道戏剧理论没有关系。真正写出来的那个有质感的东西,还是从生活中来的,还是从你的悟性中来的。”
世界始终需要故事
“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孟婕
北京的初雪上了热搜,人人喜不自禁。如今在影视行业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却有不少人表露出了他们的迷茫和挫败感。
胡秘书长问她,“你觉得影视寒冬对你有没有什么影响?”
“不管有没有影响,我还是会继续写我的剧本,对创作充满热情。就算没有人找我写本子了,我去街边烤红薯蹦个爆米花,我也觉得挺好的。就像前面说的,这也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我的内心始终都是丰富的。”
寒冬之下,影视行业正在逐步回归一些东西。尤其是对于创作者而言,当没有那么多大IP可以改编的时候,需要沉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到底要写什么。孟婕老师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平和的心态领悟到行业内的真谛。
罗伯特·麦基有句经典名言说: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载体,承载着我们去追寻现实、尽最大的努力挖掘出混乱人生的真谛。
这句话跟她向我们表达的不谋而合。
“要相信,从古至今,大家就是需要故事。这跟什么样的形式,或者请谁来演都没有关系。作者也好,编剧也好,其实就是写故事的人。对于做原创的编剧来说,没有什么寒冬不寒冬的事。我相信只要你剧本写的好,还是有人会认可你的。”
深夜十时,我们一行人从莎莎餐厅里出来。孟婕老师同我们话别,脖子上戴着一条鲜亮的橘红色丝巾抵御寒冷。
从最初想象中那个严肃的知识分子形象,到初见时沙发上的那抹俏丽的靓影,再到如今站在夜风中的那个熠熠生辉的身影。
我对她的认识一层层地进了一步。
如何评价孟婕老师这个人呢?
我觉得不能轻易地下此定论。
因为我始终记得她曾说过的一段话,
“我上大学的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叫做《血色浪漫》,里面的钟跃民就是一个很纯粹的存在主义者。他可以从一个营长去蹲监狱,再去当一个小老板。虽然他的每次选择都让他单着了,但他的人生体验很丰富。他钟跃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他这一辈子过完之后决定的,而不是说前面就确定了,他就是一个战斗英雄。”
想来想去,还是用郭靖宇导演的一句话做结尾吧。
“孟婕,一个著名编剧,以前都写一些美好的东西,以后不美好的也能写了。”
(本稿发表于公众号中制协青年工作委员会
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