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难的阶段并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人的生活就像投资品的价值一样,是存在均值回归的。那个均值,就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冲动,是我们真正的欲望。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一些学生时代看起来特别优秀的人,后来成了特别平凡的人,而又让那时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些人,后来做出了一些似乎超越了他水平的事情呢?这样东西在今天和在两千年前是没有区别的,那就是我们的渴望。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并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你一定有和我类似的经历,时而收藏狂魔,乐此不疲地浏览和收藏碎片化知识;时而计划狂魔,信誓旦旦地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时而学习狂魔,流连辗转于写作、摄影和思维导图等各类网络课程中。改变好像还是有一些,不过感觉不是很明显,虽然有启发,但总感觉不太好运用,对吗?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有一个四字魔咒是永远绕不开的。只要有人对我们说出这四个字,我们就能中邪般地买票去最坑爹的景点、爬最艰险的山峰、吃最难吃的餐馆,这四个字就是来都来了。所以,一定要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再多大道理也不如感觉来的真实,感觉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无法从逻辑上证明的细节,报名的网课如果听不进,注意及时止损。

在疫情期间,我也听了一些关于招聘的网课,但是大部分网课都局限于人力资源相关的方法论和所谓技巧性妙招,缺乏系统性。与此同时,收藏、阅读和摘抄的学习方法更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孤立的知识点,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对于初学者而言,很容易就陷入了毫无意义低水平的勤奋陷阱。

所以,想要做成事,光有满腔的热情和渴望还远远不够。大家都知道,要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干的好可能不如汇报的好。在未来职场,演示和表达也将越来越重要。最近在学习锐普的案例,我的感受更为直观,为什么别人的文稿能一页价值千元,而我的文稿却难以突破呢,是因为不够努力吗,是没有做文稿的天赋吗,是掌握的文稿技巧不够多吗?

我想都不是!是眼界和思维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世界上有两种知识,一种是你知道的,一种是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的。所以,之前在学校宣讲时,我每次都会讲,大学阶段最应该重视的两门公共课就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文献检索》,可惜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刺激和成就了职前教育的火爆市场。

在世俗的选择里,永远都会给努力的人以入口,也永远都会给想离开的人以出口,只是你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那么认识自己这件事情,恐怕越早开始越好,因为越早,你就可以以越小的代价去选择,你是应当离开,还是应当留下。

每个人都是一座知识的宝藏,如果你也想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请向邮箱349334804@qq.com 投稿吧,期待与你真实而美好的故事相遇。来稿文章需为本人原创作品,1000字以上,一经采用,我会立即奉上稿酬,我承诺绝不擅自修改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汇聚更多星火。

-  END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