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或者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今天听张祖庆老师讲他的书,首先,我对张老师所提出来的关于我是谁?在工作上我是一位老师。关于工作上的我要去哪里? 我喜欢语文教学,但是好像没有找到他的出路。所以我想着尝试着找找出路。关于我要怎么做?首先要去听完这七天的教师分享。并且反思自己在这个阶段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张祖庆老师反复的提到说要阅读。读人读书。我是一个比较爱阅读的人。但是这种热爱还不是挚爱,所以在专注上好像不太够。我想,自己可以从阅读当中去汲取能量,持续的去吸取我想要吸取的能量。关于专注,我入职小学已经有五年时间了。 但是我依旧没有找到我自己的特长所在。关于班级管理我喜欢,但是好像也没有做的那么出色。关于公开课。有人说过我上课上的好。但也有人说过不行。我自己觉得上的酣畅淋漓的课并不是别人眼中的好课。所以我也在想我究竟适不适合上公开课?这是个问题。在这个阶段上来说我是怀疑自己的执教能力的。其实公开课的执教能力和我们真正意义上说的教学成绩关系不是很大。当然要上好公开课,各方面的素养都要不很好。能上好公开课的老师应该说它的教学质量是不会差的。但是有的老师教学质量好,不一定他适合上公开课。关于家常课,好像语文老师特别又是班主任老师的,很难得专注于自己的课堂。因为小学的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也导致我虽然是一个新手老师,也会有无教案上课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现实,我时常在拉长自己的上班时间。同时这样一来也会消磨掉自己对语文的热情吧。其实最初我是不知道我喜欢语文的。我只是觉得相比数学而言语文更有趣一点。很简单的一个理由,我从数学学科转向了语文学科。在2016年。我从数学学科转到语文学科来接一年级。也是这一年国家统编教材改革。我正好赶上了这次改革的所有的课程培训。说实话在当时是有用的。但是当我反过来再来教这个一年级的时候,我会发现很多地方。还是模糊。这个我得反思的是,这一年左右时间我就没有再去跟教材培训课程。也很少去钻研教参,或者说是学科学科的一些案例。这导致我对教材再次陌生化。最近我在复习也在想怎样能够提升。质量的同时让我的学生热爱语文学科。最近我参与了全国的班班有读活动。虽然还没有实施,我还蛮期待的。感觉会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活动。那么。关于张老师说的对自己的定位。我现在在学校里面是骨干教师。但是我在想,可能在语文学科上我还真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骨干教师。那么我需要去专研的,除了去持续的阅读。我还得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坚持不懈的去撰写自己的教学故事。希望久而久之再这样子的反复梳理自己的教学事件的过程当中得到提升。在反省自己的过程当中,让自己的教学成熟。也让自己的教学风格得以形成。记录故事需要我们去留心观察。在每一个小细节中去看到学生的成长和可教育点。也在自己的教学事件当中去记录自己的得与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