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加班,在三上的时间里把洪晃的《廉价哲学》读完了,嗯,其实主要是厕上,嗯,最近工作压力大,吃的比较多,再来,扯一点心理学的话,那就是,嘴上虽然说想要,但身体对于加班这事儿还是挺抗拒的,嗯,我爱我的工作。而且,我是个有原则的伪读书爱好者,路上(马上)通常看正经的纸质书,枕上看休闲放松塈胡扯的小说,厕上则是手机里有什么看什么。
大抵说,许多专栏作家的文章合集都是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是洪晃、沈宏非、连岳、王小柔、黄集伟、张立宪,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种书每篇文章都不长,每次使用**中都能读完几篇,这种可以随时拿起翻看,随时放下不管的书真是如厕首选。
当然,因为阅读时间有限,看大部头的正经书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每天在清除体内垃圾之余,吸收精神食粮这事儿也是极好的,而且这种在阅读中需要思考记忆的书,一次读上太久难免记住的内容有限,忘掉的倒要多一点,但每天数分钟的小剂量摄取则大可避免此类问题。
以个人经验而言,这种每日零沽的阅读方式极合适于各种正经书的二刷三刷,自家读过感觉不错的,如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另类的一个画家眼中的文学史,很多观点都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还有极正经的,天涯热帖残阳如血 照在权谋家的刀上 锐圆读《资治通鉴》,后修订出书,名曰:《这样读资治通鉴》,虽然是一家之言,但原文加议论的方式相当于作者带着你将《资治通鉴》重读了一遍,作者的观点正确与否且不多说,整体而言还是大有收获的,此类电子书尤其适合在上班时阅读,看着书中的事例,你便觉得现实职场中那些波澜都不算个什么了。
说回这本轻松有趣的书,必须得说洪晃真是个性情中人,这两天刷屏的苏芒辞职一事又有许多人将洪晃提出来对她与苏芒交恶之事评价一番。比如书中某篇文章里的一段话在先前苏芒和洪晃交锋的时候被不少公众号拿来引用,可是也是因着这一点,才让人想起洪晃当年还出过这么一本书吧,不过我想洪晃是不会在乎的,起码从书中的文章看,她经历过的事情已经足够多了,早就活的通透而明白了,不会在乎这些浮名的。
11月13日派对大撞车:LV在大连开店,Versace在北京做秀,晚宴在端门。大家都要决定一下LV还是Versace,唯独苏芒走两场,LV吃完饭,赶回北京参加Versace,“不一定赶得上,姐姐,”她跟我说,“但是如果他们要小范围喝个酒什么的还是可以的。”后来我听说她还是赶上Versace的晚宴了,而且就坐在李连杰对面。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情绪好低落,真是觉得我必须退出这行当了,分明就是体力活儿。
相信洪晃如果看到那些评价她的文章,定是不屑与这些人计较。从她的文章中便能看到她原本是,也一直是那种内心强悍的女人。
再来,比如她对于读书评的调侃,对于遍地**带你十分钟读完一本书的今天而言,真是太有趣了。下面这段话,真是端端正正,正面侧面,给只看拆书稿、说书稿便号称读完一本书的速读爱好者们扇了十几个耳光是真的:
工作以后非常忙,没时间抱着书本瞎看,但是又特别怕别人看出来我不读书,所以就养成了看书评的好习惯。《纽约书评》是我的秘密武器,不仅知道很多书的内容,还偷了很多大腕的观点,在鸡尾酒会上绝对可以装大孙子了。就比如《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出炉以后,好多朋友是真的一页一页,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了,我就看了一眼书评。……给大家留下了良好的读书人的印象。而事实上,这是书评上看来的观点,我就是巧妙的发挥了一下,我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当然,不光是热爱“装大孙子”的伪阅读爱好者们,对于时尚,洪晃更是表现出毫不留情的嘲讽。在她的文章中,毫不留情的把时尚那些娇柔造作的东西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把那些精致包装撕碎给人看,让那些在时尚与省钱之间摇摆不定的伪小资,伪文青们看完书以后,大多会默默将淘宝购物车里的各种包包,有故事的原创设计的那些衣服鞋子删去几件,为建设和谐美好的集约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么说不是一味给洪晃唱赞歌,而是就书论书,比如书中对于时尚杂志内容的总结:
中国时尚类媒体出现了空前的统一:
统一思想——大家都来抄同一份新闻稿;
统一态度——用同样的修饰来吹捧奢侈品“高雅”“顶 级”“时尚”;
统一行动——元月过年,二月恋爱,三月换春夏,四月防晒,五月谢谢妈,六月海滨度假,七月性感,八月预告秋冬,九月换秋冬衣服,十月保湿,十一月抗皱,十二月全年总结;十二个月都必须减肥!
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是2011年,是洪晃博客文章的合集,要论写作时间,嗯,已经隔了八年抗战那么远,远到时尚流行趋势早就变过多少遍,换了又换又换,当年时髦的服装留到今天都要算复古款了那样。但书中关于时尚那些事儿,变了吗?没有啊,有不同吗,分明和今天的情景一样一样的啊。
如果硬要说转型升级的地方,那就是总以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和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一类的理由,哄你买更多的衣服、鞋子、包包,化妆品、保养品,对,就是杂志中的主人公,广告君们,你说杂志内容,没听过那句传播学达人给报纸新闻稿下的定义吗,那是填充广告之外报纸上空地方的东西。时尚杂志,那简直都是软文合集,当然他们的说法是向女人传递美好的东西,让你懂得如何变的更好。
当然也许会有不识相如我的呆萌读者问,我用十几块一大瓶的国货也挺好的,怎么杂志上从来没出现过呢。唉,这就好像各种国产剧里不会出现平凡人的普通生活一样,因为那些虽然真实,但是不美啊,当然也和国货生产厂家掏不起广告费有很大关系。
身为一本红人作者的著作,这本书也不可避免的被注水了,而且注了不少是真的。比如说,本书后四分之一部分,便都是各种情感问题问答合集,而不是洪晃的文章了,让人未免少感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