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卖酸辣粉的小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大学时,学校里有一条小吃巷,巷口开着一家做酸辣粉的小店。夫妻两人劳作,偶尔有个大学生过来兼职帮忙打杂。门面不大,十个平米左右,只能摆下两张四方桌,其余的人都得在露天的屋外坐着。

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常常人满为患,下课之后必须争分夺秒飞奔过去抢座位。否则,你就只能排在一支不知何时轮到你的队里等了。

一向不吃辣不吃醋的我,在被室友拉去尝了一次之后便欲罢不能。有段时间几乎天天都去,一直吃到满脸痘痘方才作罢。

小吃巷里不是没有别家卖粉的,但都没有他家生意好。

001  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味道和口感

它的汤汁味儿浓,酸和辣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游离。

粉分有宽粉和细粉两种,口感非常劲道,不像小杨生煎里的那么单调且咬也咬不动,也不像西安小吃里的那样敷衍。

碗里除粉以外,还有千张丝、海带丝、花生米、生菜等配菜。这是别家酸辣粉没有的额外惊喜。

有一次,我问老板:“你们家的酸辣粉挺好吃的,怎么做的?”

老板说:“我们花钱专门去学的。”

我一听,非常惊讶。很多这样的小店主,不认为技术有多么重要,也不会主动花钱去学习如何让自己的食物更好吃,他们觉得会做就可以了。

他又说:“酸辣粉除了粉要有弹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调料,味道对了,就全对了。我们家的辣不是单纯的清辣,是一种和芝麻融合在一起的香辣。配上合适比例的醋,味道很好的。我们花钱学的就是这个调料的配法。”

002  扩大规模——从酸辣粉到臊子面

有一天,我们照常过去吃粉,老板说:“新出了个臊子面,要不要尝尝。”

纠结之后,我们决定保险点单:两人酸辣粉,两人臊子面。老板对我们仍坚持点两碗粉的笑了笑:“你们会后悔的。”

是的,我们后悔了。这个臊子面真的太好吃啦!

面不软不硬很是劲道,肉沫三分肥七分瘦恰到好处,肉腥味去除殆尽,汤的辣味渗的不深不浅,油鲜红光亮卖相很棒。一口吃下去,底菜也带来了惊喜!

003  合作式垄断——与酸梅汤老板的友好牵手

在我们毫无顾忌地大肆吃粉吃面期间,常常被辣到。

有一天,我们在隔壁买了杯酸梅汤之后,老板给了我们一张券,他说:“去**家吃酸辣粉凭券可以打折。”

还有这样的好事?于是,我们又去吃粉了。队伍中,更多的人手里也拿着这样的一张券。

迎来送往、宾客盈门。

毫无疑问,老板的生意越来越好,我很替他高兴。也替自己难过,因为再想去吃上一碗更难了,队伍很长很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毕业之后因为想念它的味道,我在上海只要看到哪里卖酸辣粉,都会进去吃一碗。但总带着失望离开。没有一家的味道比得上它,甚至,一半都不如。不是粉不给力,就是汤的味道太low,很土的酸和辣,还有就是种类单调,除了粉和花生米,没有别的了。

如果哪天,我决定回学校,一定是想去吃粉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