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到拉萨,就听到了来自拉萨的声音,当时,旺堆分辨了许久,一直怀疑拉萨普通话怎么会和四川普通话差不多?
到了拉萨,才逐渐恍然大悟,原来,到了拉萨就等于到了四川。
首先,旺堆的各级领导,从大到小,一连串,都是四川的人;还有,身边的新伙伴,绝大多数是川娃子或者川妹子,尤其是川妹子,旺堆关注的多了一些,主要是因为她们一个比一个靓撒。她们在一起谈话,谁也看不出是在聊天,都会以为是在吵架,眼睛瞪得溜圆,但可能仅仅是谈论电话车险与葛优的光头。
然后,去吃饭,从第一顿的大邑周鸡婆开始,下馆子基本都是川菜,特别是晚餐的食堂,四川简阳祖传羊肉汤馆,16元,一大猛碗羊肉汤加上随便吃的大米饭,让每个拉萨的夜晚,雪新村和林廓西交接的路口,都洋溢着幸福,是一种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小康生活的幸福。不禁,旺堆把原先的座右铭“生活如一碗菠菜汤”改为“生活如一碗羊肉汤和大米饭”
最后,每天回到住的地方,酒店工作人员有4人,两个老板是四川邛崃的,还有一个是其中一个老板的老婆,另外的一个是藏族小姑娘叫卓玛,负责打扫卫生和洗床单。
昨天,去买棉被,售货姐姐戴着口罩,但是挡不住她的四川话,拐弯抹角、抑扬顿挫,很好玩。说着说着,她摘下了口罩,可能,只有四川才有这么白净的脸,特别是在拉萨。可是,她很严肃,每张棉被只便宜5元钱,虽然我买了4张厚厚的棉被。不过,她说的话和所有四川话一样充满着自信,也让听众相信她说的那确实是真的。这姐们,很够意思,帮着旺堆把四张大被折叠好,又送给旺堆一个大口袋和两根绳子,绑了半天,划了很多种方法,还是不能牢固地定在单车的后座。她最后建议,还是打车吧,一张被子7斤重,这四张都快三十斤喽!
后来,旺堆一直努力地想,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四川的?是八九年苏州的火车站广场遇到的第一个未来的同学么?是到中国平安后遇到的第一个同事兼好友么?是在4年前的那个世界杯如醉如痴的时候认识了Bobbi么?
会因为喜欢一个人就喜欢一个地方么?或者,是因为四川人狂热足球、嗜酒如宾、不吃辣椒吃不下饭吧?
今天中午,旺堆去拉萨百货去消费,购买了电饭锅和电磁炉,全是苏泊尔的,还买了三个超大手笔的枕头,加上超市方面的大方,送了全套的锅壶铲勺,包括一个漏勺,装了满满一个购物车。在拉萨百货门口打车,却打了至少十分钟,很多司机开着空的士过来看了一眼旺堆的购物车一打方向盘,假装没看见其实是逃跑。终于,一辆快乐的出租车停在了旺堆身边。装上货,旺堆钻进车,司机问,去哪个里么?浓浓的川普扑面而来……真的,难道只有四川的司机才肯拉旺堆和旺堆的电饭锅、电磁炉、三个大枕头、两箱锅碗瓢盆么?
在拉萨,旺堆很喜欢拉萨的四川人和四川饭,喜欢拉萨=喜欢四川。
谨以此片还特别献给陈何荣公子、靓女李貌、靓女游媛、奶妈阎伟、老实诚恳的曾宏、老师张丽娟、联系不到的黄伟等等一堆好友,还有Bobbi,不是为了纪念你们,而是想念你们,到了拉萨等于到了四川,旺堆在这里过得挺好,希望有一天你们能来拉萨玩,顺道看看旺堆。只是不知那时旺堆的那张褶脸会不会被雪域的烈日晒黑?
但眉毛应该不会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