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DISC人际关系训练营学习报告】+懂比爱更重要

在遇到DISC之前,关于人际关系的课程满天飞,但是我都对它们无感,什么《7天提高你的情商》、《7节情商课让你成为交际达人》等等,这些单纯看标题就觉得各种套路,一点都不真诚,显得虚伪。

【初识】

知道DISC这个词,是偶然听到朋友提到过这个工具,还有就是她们发过与DISC相关的朋友圈。直至这次海峰老师开始做DISC线上训练营才算正式认识到这个工具。而在招募文案中,正在打动我的是“提高人际关系敏感度”这句话。

在我看来,人际关系是个复杂的东西,但是它又有最底层简单的东西在里面,而DISC里把人分为4种特质,各有特色,没有孰优孰劣,只有不同比例,这完全符合我观念中认为的最底层的那些东西。

将DISC里底层的东西掌握透了,也就是多了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敏感认知方式,读懂别人的需求,最大地去满足别人的需求,何患人际关系不好呢?

【初试】

在海峰老师一顿“丧心病狂”的送礼中,甄有才的5份测评让我见识到了DISC 的强大之处。完成测评看到结果后,我有种惊讶之感,一份测试怎么连我最近换了份工作这事都知道?莫不是有人在暗中观察我了?

其实并没有什么人在暗中观察我,而这也是很BESTdisc测评的厉害之处,递上一份完整的测评报告,就有种赤裸地被呈现出来的感觉。它在自然、工作、压力三个方面,D、I、S、C四个维度剖析你最近的行为风格状态,真实度还极高,简直是比你还懂你。

【初使】

在测评这个环节,课程还安排了线上和线下的报告解读,这让我们进一步地去理解DISC不同行为特质,并且有意识地在不同的场景中调动所需要的特质。这简直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一气呵成的步骤。只是初使此法,还是略显生疏。

不过当我有了人际关系这个敏感意识后,我不再是抱怨问题的艰难和事情的不如意,而是开始从以下3方面去考虑,一、他是DISC哪种特质;二、他需要的是什么;三、我需要发挥自己的哪种特质去满足这种需求。

有时候事情并没有如想像中的那样,被完美解决,毕竟自己还是新手一个,但是掌握住了核心理念,假以时日的训练一定大有裨益。我非常自信这一点,这不仅仅是对我自己的肯定,同时也是对DISC的高度认可。“我们要增加给的能力,而不是要的习惯。”各种金句频频的这个男人,开始有点让我“爱”上了。

最后感谢海峰老师的训练营,感谢黄沛营长每天的陪伴式学习,还有各位学长姐们的干货分享。

                              —剽悍江湖访学计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