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也被黑车的恐惧笼罩过

9月4日,滴滴发布声明,将于9月8日-9月15日暂停夜间服务,时间段为每天的23点到凌晨五点。

今天,一篇文章上了热搜,《滴滴消失的第一夜》。

记者详细的讲述了在没有滴滴的第一夜里,遭遇到的各种黑车和出租车漫天要价,强行拼车,拒载等等的情况。

比如过了23点之后,北京20块钱不到的车程变成了80块不还价。

又或者从三里屯到国贸4公里的路要价150块,还有很多人为抢一辆车而发生口角。

而且不光是北京,广东,长沙,成都这些一二线城市都面临着这样的窘境。

昨天,有记者在杭州街头体验,去时叫滴滴的车费大概为38元。

回来因为滴滴深夜暂停服务,只能打黑车,而车费贵了一倍还多。

并且从等车到打到车耗费的时间将近一个小时。

滴滴停运后的问题显而易见,而最大的问题,就是黑车暴涨和漫天要价。

自从有了滴滴之后,路边的黑车也变少了,所以小颜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曾经我们也被黑车的恐惧笼罩过…

图片来源于百科

小颜说两个自己印象比较深的案件:

第一件事发生在2014年8月份,还在重庆邮电大学的高瑜在失联了11天之后被确认死亡,年仅20岁,也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孩。

事情的起因是高瑜本来要搭父母朋友的顺风车,但因为与父母的朋友事先没见过面,所以阴差阳错的上了路边停靠的黑车,最后这个41岁的黑车司机被确认为凶手。

而在这件事刚发生没几天,就发生了另外一件令人发指的案子。

第二个案件也是8月份,在济南上学的一名女大学生金某向网友发送了求救信息,她在济南火车站中转的时候误上了一辆黑车,随后被司机绑架,囚禁了4天。

在这四天里不断的对受害者殴打,恐吓,性侵,最后受害人趁着做早饭不注意的时候,才得以求救。

而这个案件的始作俑者,是一名年过半百的老人。

这两起案件百科均有记载。

2014年的时候,小颜还是个学生,在某二线城市。

性质恶劣,又发生的如此密集,所以这两起案件在当时也是真的引起了轩然大波。

小颜一个宿舍的室友,每一个接到家长的电话,最后结束的时候,总是告诫她们不要再坐黑车云云。

当时也真的是人人自危,坐了黑车就会提心吊胆。

肯定有人会问,家长都这样一遍一遍的告诫了,为什么还要坐黑车?

大家可以发现,很多案件的受害人都是女大学生。

很多大学城都坐落在郊区,而周边只有一条公交路线,这班公交车要同时承受好几所学校的人流,特别是节假日的时候,大家可以参考北上广早高峰。

公交挤不上,郊区打不到出租车,但是又赶着回家,这时候路边就出现了大量的黑车。

二十多公里的路程,三四个孩子坐一辆黑车,每个人只要十几块钱,甚至更少一点,虽然因为案子揣着不放心,可是在当时真的毫无选择。

所以不管是黑车,还是滴滴,都是因为群众的需求而诞生的,所以这样看来,一二线城市的情况可能还好一点,不止有滴滴一个打车软件,而三四线城市,也许就真的没得选了…

后来呢,凶手抓到了,舆论平息了,整治黑车的呼声也渐渐没有了,案子也在其他一轮又一轮的新闻中被抛到了脑后。

再后来有了滴滴,黑车案件好像减少了,但是关于滴滴的案件又冲击着大众的神经。

小颜说这些,并不是用哪一方的不好来说明哪一方的好,而是想说,观众可能都是健忘的,再怎么大的舆论都会在时间的安抚中渐渐平息,就譬如说最近,好像发生了很多大事,但是总是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过了个周末好像就能忘掉。

就像浪花一样,不管掀起来多大,最后仍会回归海水,退潮。

小颜觉得热评第一的网友说的很好:

不管是出租车,黑车,还是滴滴,人渣就是人渣,不会因为换了平台而改变。

有人说今天热搜的文章可能是公关文,软文,小颜也认真的读完了,不可否认确实是有那么一点儿像,但是也不能否认,文章说的也是令人尴尬的事实。

​文章里,带着记者的黑车司机也曾经在网约车平台中短暂的任职,但因为乘客的投诉而被封禁了账号。

所以,小颜觉得,有平台约束总是好的,但是既然自愿扛起这个大旗,就一定要力求做的完美,不管是出租车,还是滴滴,又或者之后会出现新的平台与他们分庭抗礼,都要对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就是这个道理吧。

最后小颜想说,滴滴也许一开始的初衷只是为了快捷,但是现在,也该考虑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