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句“兰因絮果,花开花落自有时”最终交代了如懿和乾隆的感情去向:我心依旧存靑樱,而汝已非少年郎。
乾隆知道所有事情的真相后,他终于觉悟后宫佳丽三千易求,唯真心难求。唯一的青梅竹马,情真意切却被自己辜负。
他来示好求和,如懿拒绝了乾隆和好的请求,是因为放不下吗?不,她是厌倦了为争宠、为母族的尔虞我诈。
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婚姻的失望。眼前这个人早已不是选妃时苦苦等待她,新婚之夜将洞房之喜留给她的少年郎了。
她想要的从来都只是一颗真心、一个丈夫、一个凡夫俗子都能拥有的儿孙绕膝、夫妻恩爱的家庭。
可是这么简单的愿望对她来说却是比登天还难的奢求。
一路走来,他们恩爱过、争吵过、妥协过也原谅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似乎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可岁月在王权盛威之下显得微不足道。
当弘历成为了乾隆,“为爱任性”相对“顾全大局”犹如以卵击石,真心即使尚未被岁月抹灭,也已被皇权蒙蔽,真情终究敌不过猜忌。
02
乾隆的示好之词很有意思:
“朕过两日就要循例去巡幸木兰了,你可愿陪同朕一块去?”
如懿以舟车劳顿身子受不了为由拒绝后,他说:
“好,那你就留在宫中继续主持六宫事物。”
“属于你的册宝,朕希望你能够收回。”
暗示她你还可以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只要你愿意。
从一个君王的角度来说,主动过来看如懿并传达要恢复其皇后之位的意思,这样的道歉方式是符合身份的。
但凡是一个知趣的后妃,皇帝给了台阶,纵使再委屈也应该顺阶而下。
这样的道歉很官方,给人的感觉好比一个领导误会员工私自挪用公款,查明真相后想要挽留员工一样。
他道歉的对象是如懿,也是废后。
最情真意切的一句恐怕只有“朕知道过去很多事让你受委屈了,可过去的都过去了,别放在心上了。”
如懿说她已经淡忘了那些事,与其说淡忘,不如说释怀。
过去的委屈是亲生儿女一出生就被谋害,是一片被误以为红杏出墙的真心……
一个人的记性虽然可以淡却,伤口却会留下永久的疤痕。
恶人已被惩罚,冤屈得到了申诉,早已物是人非,唯有释怀。
乾隆自始至终不能设身处地感受如懿的情谊,那份对丈夫的情谊。
不能说他不明白,如懿还是贤妃时,他似乎是明白的,只是他的明白里洗不清那层薄薄的君臣关系,明白得不够纯粹罢了。
如懿对皇后之位从来不感兴趣,她的初衷只是陪伴丈夫之侧而非君侧,为了温暖丈夫高处不胜寒的孤独的心。
这份陪伴是承载着多大的风险啊,相比较皇后之位带来的利益和荣光,风险远远高于收益的。
一个将帝后关系看为利益共同体,一个看成婚姻中夫妻携手并进。
类似开夫妻店,就注定了以后会在决策、实施的各个环节产生分歧。
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比想象中骨感,起初信誓旦旦的同舟共济是出于夫妻之情,多了一层事业伙伴关系之后,牵扯之多,原先誓言也被稀释不少。
帝后关系和开夫妻店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后”最终是要顺从于“帝”的。
一个总是高高在上,渐渐习惯了着眼当下;一个总是憋着口闷气,就容易缅怀过去的美好。
03
至始至终,如懿还是摆脱不了靑樱的影子,从她的绝词是“兰因絮果”就可以看出:
男女婚姻初时美好,最终离异。
直到最后她都一直把自己放在靑樱的位置,放在曾经是妻子的位置。
“花开花落自有时”,婚姻的尽头,你已经不是弘历了,既然唯一让我做皇后的理由已经不存在,那也没必要再做回去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感怀过去,很多时候我们感怀的过去相比较今天是艰苦的、贫穷的、甚至是绝望的。
但随着苦尽甘来,我们怀念的是当初那个奋斗拼搏、坚持不懈的自己;
而在爱情里,我们也经常喜欢怀念过去的美好。
不同的是,那份美好却是真真正正甜蜜的,甜到齁的。
我们怀念的是当初那份单纯的感情、那段天真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