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何人?有何为?成何事?

当思修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忽然想到了在两千年前,柏拉图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些关于思考自己的问题,千百年来困惑了无数的哲学家,思考者。今日我所思所想,或许抵不上那些大家们思考的深刻。但普通百姓总需关心柴米油盐,我的思考,对于我个人价值观的反映,对于我今后发展的指导,或许已足矣。

做何人?我可以说,在家中,我是子女;在学校,我是学生;在这个特定的年龄段,我是一名青年……但是这些均不能代表我这个人,这些只是在某种因素下,或许是社会结构,或许是家庭结构下,我“被分配”为哪种人,而不是,我想成为哪种人。前者只是被迫成为,后者才能反映每个人内心的真实世界。那些并没有认清自己的人,那些并没有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何种人的人,往往随波逐流,往往是不系之舟。正所谓,那些真正关键的并不是你所处位置,而是你所朝方向。对于我而言,我也曾迷茫彷徨过,也曾徘徊无助过。高中的语文老师送我了一句话: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最终得到的便是你不想要的。确实,人生中面临着无数次的选择,就在这一次一次的选择中,最终造就了今日之我们。于今,我所代表的,不应该只是我自己,而更应该是当代之青年。作为一名新青年,我们就应该以天下事为己任,不负祖国之所托。而在一百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不负家国,不负青春。

有何为?我忽然想起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陈蕃庭院十分荒秽而自己却不打扫,面对他人的疑问,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居一室乎?又有人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则典故虽然短小,但其中却有着十分朴素的道理:大丈夫行事,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千万不可眼高手低。这或许可以和有何为相结合起来,既要胸怀寰宇,又要艰苦奋斗;既有精英气质,又有平民本色。当今,我们青年的任务依然是要以学业为重,奠定好基础,才能有资本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成何事?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武则天的无字碑,不管自身做了多少事,或好或恶,都留有后人去评说。这种气魄,常人很难达到。而我们,更应该效仿的是儒家所提:不居功,即不夸耀自己的功绩。成何事?这个问题就应该留给后人去回答,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的投入。若成事,日后定会水落石出;若不成,也终究会浮出水面。

以上即是我所思所想,或许旁人看来有些浅薄,但我想这次思考或许能让我前方的道路更加明朗,这才是最值得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