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邻

藕益大师用“千里比肩,百世接踵”的典故来点评此章。此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说有一个叫作淳于髡(kūn)的贤人一日之内向宣王推荐七名贤人,宣王觉得太多了,说道:“我听说千里之内有一位贤士,这贤士就是并肩而立了;百代之中如果出一个圣人,那圣人就像接踵而至了,如今您一天就引荐七位贤士,那贤士不也太多了吗?”

淳于髡用了很多比喻回答宣王道:“翅膀相同的鸟类聚居在一起生活,足爪相同的兽类一起行走。如今若是到低湿的地方去采集柴葫、桔梗,那世世代代采下去也不能得到一两,到睾黍山、梁父山的北坡去采集,那就可以敞开车装载。世上万物各有其类,如今我淳于髡是贤士一类的人。君王向我寻求贤士,就譬如到黄河里去取水,在燧中取火。我将要再向君王引荐贤士,哪里只是七个人。”

藕益大师引用桌吾的注解说:“有一善端,众善毕至”。此也是对本章“德不孤,必有邻。”的最好解释,就是说,只要你造作了一个良善的德行,必定能增长广大,且能吸引更多的人一起造善。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挑战,孔子的学说得不到官方的支持。但孔子仍不放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如丧家犬般,也要四处游说。为什么?因为孔子内心有这样的见解,即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必定有人来亲近。虽然是礼崩乐坏了,但孔子还是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更可贵的,孔子学说,经历二千五百多年,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仍屹立不倒。

到了现在的时代,大家都讲钱和利了,追求仁义道德,似乎更是有一人独步的孤独感,孔子的这一句“德不孤,必有邻”,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更进一步、更深一层来说,你只有真正有道德,以道德的操守去做,这个才不会‘孤’。否则的话,对不起,世间的人大家尽管觉得很好,实际上非常孤独。不要说等到死的时候,一双空手见阎王,所有的钱财、所有的地位,所有的一切一切,没有一样东西带得去。就是活着的时候,生老病死来临的时候,你孤不孤?躲得过吗?谁来帮你?眼睁睁地看你痛苦,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个时候所以只有一样事情是不孤独的──德!这个德是有它正确的目标,如实行持产生的这个效果,只有这个不孤,而且一定有邻,这是它的一个非常特别的特点。所以在这个地方一层一层,慢慢地深入,就会感受到这句话是非常有力量,非常有希望感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 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
    妆妆为伊阅读 13,496评论 16 44
  •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有德之人,必不会孤单,一定有人来亲近他,或者改变环境,影响出很多有德之人。 ...
    超级赋能王张胜萍阅读 4,097评论 0 4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7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9,383评论 0 5
  •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现在,也差不多有4年时间,看过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对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资阅读 11,047评论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