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年夜饭

不知不觉间又要过年了 ,心中似乎少有期盼,过年于现在来说不过是一个时间节点,趋于平淡。曾经,过年是一种期待:期待着去外婆家,期待着家人的团圆,期待着过年的热闹,期待大年三十的年夜饭。

细细品来,那时的年真的很有味,尽管吃的简单。

从我记事起,大多是去外婆家过的年,外婆冬天似乎都是半卧在客厅的小榻上的,因为她曾经裹过的变了形的小脚要用汤婆子捂着。一群半大孩子聚在并不宽敞的石库门老房子里闹腾,小阁楼的地板、木梯子咚咚乱响,时不时有人撞到外婆的小榻,外婆哎呦着:吵得来屋里厢老虫都吓跑光特。

要过年了,外婆便把积攒了多时的好东西拿出来,米票、肉票、鱼票、豆制品票,托人从老家带来的笋干、梅干菜,腌制品,然后发出一道道指令,于是我跟在表姐后面去菜市场排队,把一张张票换回一堆食品,舅妈她们忙着洗菜、做菜,一阵忙碌后灶批间里便传出阵阵诱人的香味。

闻香而动,灶批间门口伸进几个小脑袋,冲着正准备年夜饭的大人嚷:啥么事嘠香,弄眼尝尝。得到的回答是:去去去!可每个人还是会得到一片香肠或者腊肉。

外婆是绍兴人,生活在上海,所以外婆家的年夜饭最江南、最吴越。因为大年三十是舅舅的生日,因而年夜饭也是团聚饭,三个子女及小辈大汇合,一个圆桌都挤不下,边上还得放个小方桌,安置几个小不点。

笋干烧肉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很绍兴 。一大锅,是要吃一新年的,那时候天气似乎比现在要冷,大年三十烧好了第二天便成肉冻,每次挖一碗,或冷吃或热过了再吃都好吃。

笋干烧肉

一个什锦砂锅(里面有蛋饺、肉丸子、熏鱼、冬笋、粉丝、鸡毛菜)砂锅保温,老爸姨夫他们喝酒也可以一直有热的汤。这是个很上海的菜。

什锦砂锅

腌猪头,外婆一定要长得肥头圆脑的那种,说那叫“寿头”,讨个好彩头。咸猪头肉加黄豆炖,黄豆炖得烂烂的,猪头肉用纱布包了压好后切成片,肥而不腻。

油煎咸带鱼、烤肤、塔菜炒年糕,还有什么记不太清了,外婆把平时舍不得吃的全拿出来了,当然炒面是每年都有的。

记得最清的是晚饭后一家人围着圆桌一起做宁波汤圆。一早用小石磨碾好的水米粉,捏成团,中间包上用黑芝麻、猪油白糖做的馅,当十二点钟声响起,热腾腾的的芝麻汤圆上桌,预示来年圆圆满满!

宁波汤圆

现在看来那时的年夜饭很是简单,可让我记忆深刻,其实难于忘记的应该是浓浓的亲情,正如我朴素的文字里满满的都是对外婆的怀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新春佳节,最为重要的莫过于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在一起吃年夜饭了。从在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人声鼎沸的菜场精心抢购,再到家里...
    陈辉CHENHUI阅读 340评论 0 4
  • 这几个,都是老底子过年必备的传统菜。 在我十岁之前,记忆中的年夜饭都是在外婆家吃的。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操办...
    苏州的蔷薇花开阅读 1,336评论 15 25
  • 文 / 陈红华 01 “赶回家,吃顿年夜饭。” 年夜饭,就是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里约定俗成的“礼”。因此,很多人...
    书叉脸困觉猪2阅读 4,358评论 18 253
  • “哦!过年喽!吃年夜饭了!”我高兴地到处嚷嚷。 除夕之夜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
    七天不在阅读 285评论 0 0
  • 一 青龙村的郭兰英老太太,现年68岁。前几年,她丈夫老田因肺癌永远地离开了她。在去往青龙村委的那条柏油马路上...
    青龙山土匪阅读 1,152评论 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