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岱记忆

                          焦岱记忆

                              上

        从蓝田县县城车站乘坐发往汤峪的班车,沿途大约有一个半小时车程。焦岱镇的柳家湾村,大约正好处在路程的四分之三处。对于这里,我的印象可谓是十分深刻……

        车出了县城,再过了县川与县坡,便是我的家乡白鹿原。过了白鹿原再住南行驶,便到了南边相邻的另一片川地。按照我的有限的本地地理知识,其间应当依次有:焦、汤、史、小,四个镇子。而这其中,我唯一去过的,便只有焦岱镇了。

        在我看来,这片川里的风土人情与原上颇多不同,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又兼着山水秀美,美女当然也不会少,给曾在此上高中的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这是后话。

        我家在陈家庄村,不大但也不小。虽然其隶属于前卫镇,但是本村村民往焦岱赶集,与往前卫镇和我舅家吴村庙村去赶集并不冲突。若以十天为一个周期,则这一周期里各自有三天集。即:一四七为吴村庙的集日,二五八为前卫的集日,三六九为焦岱的集日,初十则一律歇集。而这三处集市,尤以焦岱最为盛大。每年农历的四月一日,是焦岱的“农忙会”,附近十里五乡的村民(山民)纷至沓来,街道上因此是十分拥挤的。笔者有幸亲历过几次这盛况,记忆里最深刻的,是在上高二那年的一年。

        ……那天是星期五的下午,我从镇子最东头的高中校园一路西下,赶往柳家湾搭乘班车准备回原上的家。结果是人挤着人拥挤不堪,一里多路的街道竟然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出了人堆。笔者当时心里想,此时若是有小偷在场,肯定能够“斩获颇丰”……

        其实,我与其说是对整个地焦岱镇熟悉,毋宁说是对焦岱街村熟悉。前面已经说过,我对柳家湾村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其有什么特别的景致,而是因为这里是我上高中时每周回家的必经之地。焦岱镇到底有多大,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熟悉从柳家湾往东,直到焦岱中学校门口的这几里路程,以及这其间的景致。

        初入焦岱中学的那一天,似乎算是倒霉透顶。我和父亲从家到学校途中,一场大雨下得十分凶猛。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讨厌下雨。而由这个许是“不详之兆”的雨天开始,我在焦岱街上生活了三年。

        现在再次回想那几个年头,仍然觉得尤在眼前。可惜已经物是人非,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十七八岁的自己了。

        记忆里最温馨的,是那里独具一格地宿舍。在别的学校,一般不过有三个或七个舍友,而在我们学校里,在当时,高二和高三,由于基础设施相较他校落后,动辄便是十人至二十人一间宿舍。其实说是宿舍,不过是在早已弃之不用的老教室里置上架子床。好在彼此都是农家子弟,也没有谁会觉得值得抱怨。虽然皆学习勉勉强强,但少了书卷气和书呆子劲,却自有另一番气象。

        笔者从来都不曾认为,一个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就一定没有才干和前途。也从来都不曾认为,一个人一生中也不是一定非考上大学不可。而我们目前的教育状况是,不仅极度呆板僵化和无用,并企图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爱好,而使其失去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其失去自信和丧失勇气。

        日常生活是平静而又喧闹的。我们这些人不大爱学习,上课都喜欢发呆和窃窃私语。完成作业则大多依赖抄书和抄袭学得最好的那个人,而无论男女,无论内向外向。

        对于我而言,情况能稍稍好一些。虽然因为初中上课常常喜欢“思考人生”,而导致理科基础很差,但一开始也是尽力地想学好。然而,世事常常是积重难返,事与愿违。在跟学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力不从心,便果断不再纠缠,不再对理科抱什么希望。于是在高一期末报科时,果断而“自作主张”地选择了文科。

        无论如何,高一便在这种状态中过完了。有得有失,而更多地是怅然若失。

        步入高二,我没能够如愿进入到文科重点班,而是被分入了混合艺术(美术)生和普通生的另一个“非猫非狗”的文科班级。

        这时的我,除过上英语课以外,再也不似高一那般狼狈。由于比别人更有文科天赋也更加努力,我甚至成了全班第一。然而,对于永不知满足地我而言,这其实并不值得一提,也给我带不来任何成就感。在我看来,做个“鸡头”与做个“凤尾”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高二时,还逢着了两个性格和品味全然不同地同桌,以及一个“脾气甚是让我觉得古怪”的“儒家”语文老师。个人觉得至今想来仍倍感温馨。不过说实话,对此,除了倍感温馨,我实在也说不出什么其他感慨的话来。

        ……在我这么些年遇到的语文老师里,其人亦可谓是个奇葩。却也是足以令我终生怀念和尊重的老师。在此由于主要回忆高中生活,不便多作叙述。有时间我想专门写一写这位荣老师……

        高二时,我甚至还有了恋爱冲动,不过由于各人个性中的自傲,以及骨子里的自卑,再加之诸多其他原因,我最终选择了对有好感的姑娘缄默己口。时至今日,我们已天各一方,或许再也无缘相见,虽然心里还有些放不彻底,但是,理智却告诉我,对于她我唯有祝福而已。那个曾经令我心动的姑娘,小可在此再次地祝你幸福!这是一个曾经你的爱慕者,如今唯一想对你说的话。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会把爱情看得太过浪漫,把爱情看作唯一的人。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也将仍然是这样……

        ……记忆里,那时的早晨最为舒适,那时的夜晚最难忘记。

        冬天的早晨,胡乱将被子拨开,随意洗把脸刷过牙之后,便无精打彩地在教室里读诗词古文散文杂文,读满口乱编错到离谱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心里却十分渴望赶紧下课,好出去解决饥寒。

        每个早读读书的人都不多,只在荣老师来时,大伙才一齐胡乱搪塞几句。很多时候我还想继续读,大伙却纷纷成为那沉默的大多数,我也就不好再读下去,也变得沉默了——这其实真的不全怪我们,饥饿可以打败任何人的意志,在任何时候都是极正确的——这大概便是环境影响人的一个极好例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539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1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33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23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9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6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4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08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54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4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0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04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3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5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5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7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92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