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亲姐姐,每次家里遇到烦恼的事情,就会来跟我沟通。虽然比我大上几岁,但是每次都会来问我问题。
比如前两天她又来了,说起自己女儿报名幼儿园的事情,她语气中透露着各种焦虑~她说:“我有些后悔给孩子报名A 幼儿园了。感觉老师没有B 幼儿园好。B 幼儿园经常会发孩子在学校的视频,而A 幼儿园就是给老师说,老师也不发。”洋洋洒洒,说了满屏的内容。我看到她的焦虑感。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这样了。每次有事情,都是在焦虑说着自己情绪的感受,结果越说越紧张。
我来跟她剖析。
我:为什么觉得这个幼儿园不好?
答:因为学校不发视频。
我: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幼儿园?
答:因为幼儿园的运动场地大,孩子可以晒太阳玩。朋友学校,一冲动就报了。
我:为什么有想换学校的冲动?
答:担心孩子在学校受欺负。
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答:因为幼儿园不发视频,还有别的上学家长,含糊其辞的语言,让她担心。
我:那为什么不明确讲去换个幼儿园?
答:因为是朋友的幼儿园,不好意思开口。
我:为什么不好意思开口?
答:因为孩子还没开始上学,没有理由要求退学。算了,先上一段时间吧。
我:上多久?
答:孩子上一周吧,这样孩子不喜欢的话,再说退学的事。
紧接着她又开始焦虑,到时退学该怎么说呢?
我瞬间有些无语,我告诉她,你要学会遇到问题,不是抛出问题,而是自己对于这个问题,想一想解决方案一,二,三。
现在你身后有老爸帮你出谋划策,那年龄再大些呢?她说:"这不是有你吗?"瞬间我哭笑不得。
给她说了一句话:“你不是不可以聪明,生活有依赖,你懒。我不是不可以懒,而是生活,不允许我懒”
虽然绕口,我就是让她思索,这句话的意思。在她给出以后,我再次给她说:“你本就聪明,但生活有依靠,所以懒的聪明。我本来懒,但生活不允许,不能让自己懒。”
整件事情的根源在于。
一,报了朋友的幼儿园,还没上课就要转的话,面子过不去。
二,她本可以自己解决,但是因为有后面的“智囊团”,所以她选择不思考,直接把情绪和问题给我们。
所以这次我并没有给她解决方案,而是让她自己想怎么做,做好决定就不要再后悔。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本可以自己很容易解决,但因为有了依靠的人,所以变得不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