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记

    学校最近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在 2月28日(星期二)我接到教务处通知要在这周内准备一节课。当时接到这个通知,我确实有点措手不及,内心十分焦虑:我没带过初中语文,怎样才能上好这节课?我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怎样上好这节课?选哪一课?这课以什么形式呈现呢?是常规课还是优质公开课?思前想后,最后自我调整好情绪,准备选题。

一、选题立意

    我向语文组杨芳老师请教关于选题一事,杨芳老师建议就在所学课文前后几篇进行选择,内容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决定。我翻着陌生的语文课本,前后翻了三遍,盯着目录看了快十分钟,最后下定决心选取《木兰诗》。星期三白天我翻看教参书,教辅资料以及抖音上、百度上观看优质公开课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从中找思路,确定适合自己的内容。晚上,我便开始做课件。熬了一个夜晚,初稿出炉了。星期四早上我在办公室又向杨老师请教我的内容合理不,感谢杨老师给出来的建议,基本框架已经差不多定下来了。中午收集了一中午的素材,然后再编辑成视频,这个主题拓展延伸的视频顺利的完成了。星期四下午,我开始写逐字稿,逐字稿写了应该不少于三遍,写逐字稿的目标不是为了背,而且为了让自己的每一个流程能够很自然衔接上,也就是注重过渡语的使用。因为这个决定了课堂的连贯性与整体性。晚上在家我对着电脑开始反复试讲,最后发现内容安排有点多,怕孩子们接受不了,决定删除这首诗的层次结构和详略写手法这两个部分的讲解,再反复试讲,看看自己的一个状态,躺在床上闭着眼都是在默讲这首诗。躺在床上的时候,我想学习知识很重要,但不应该以为了考高分而学习,应该是有兴趣的的学习,那么我在上课的时候应该不是为了教学生考高分而教,应该是让学生做一个有灵魂的人。所以在文章结尾处,我要讲主题升华,想了一段像演讲的话语:正因为这些英雄,我们的民族才更有希望;正因为这些英雄,我们的民族才更强大;正因为这些英雄,我么的生活才更加幸福安康。这几年,我们遭遇新冠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正因为有这些英雄义无反顾的上一线,正因为这些英雄们的义不容辞,正因为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我们才熬过疫情寒冬,迎来春暖花开,国家才山河无恙。同学们,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让我们用手中的笔作为战场上的枪,勇敢前进,争做英雄,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二、班级授课

    星期五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了,早自习我让学生们熟读这首诗,让他们提前预习,做好时刻被点起来回答问题的准备。同时,将自己的讲课流程框架简单的说了几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勇敢点积极回答问题。打铃了,当时的我确实有点紧张,虽然站在讲台有八年之久,但面对这门新学科,内心没有十足把握。等开口讲的那一句后,慢慢发现自己内心能够控制这份恐惧,平稳的上完了这节课。在这节课中,学生们比我预想中表现好很多,能够跟上我的节奏,一起经历了这场压迫感十足的场景。

教学反思:这课堂首先从复习导入(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文章大意)带着学生挑战三关进入到主题赏析木兰人物形象(从女儿情怀与英雄气概两个方面),让孩子们能够真真切切的体会到木兰是一位飒爽英姿的巾帼英雄,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接着,重点积累文章的修辞手法,重点讲解互文一修辞手法,让学生们学扎实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最后就是这节课的拓展延伸,从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来,从典型人物到普通平凡的一线人员,来告诉学生,像这样的英雄有很多,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木兰”,并向他们学习,自己也要做一名英雄,真正意义上实现课标的情感教育。但在这堂课中,我自己发现有一些不足之处:1.朗读形式没有实现多样化。停留在齐读与自由读,没有以点到面。2.提问没有做到启发性教育,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时间。希望在后期教学中能够摸索着尝试着教学能够真正引导学生,做一个既考高分又有灵魂的人。

三、小组评课

  今天,在杨芳老师的组织安排下,语文组对我的课进行了评价。杨芳老师,潘协勇主任以及陈郭老师,还有其他几位老师都给出了的宝贵的建议,在今后的方向中,努力让自己的常规课做到也是公开课一样,,而不是公开课成了秀课。我相信这些对于我今后的教学来说是很好的指明灯。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有种拼劲的组内,我是很幸运的,很幸福的,以后得抓住机会向他们多学习。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感谢语文组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大家的启发与鼓舞下,我将要更加努力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