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子女,背井离乡的父母

过几天女儿就要上小学,接送她上学成为我和老公的难题,为此爸妈特地从老家赶过来帮忙。事先他们已经进行过详细分工:老妈负责做饭买菜等内部事务,老爸负责接送孩子辅导作业等外部活动,我和老公只需要见缝插针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

其实我知道他们一点也不想离开家乡。家里的房子虽然破旧,但出门就是公园,没事逛逛,收获一路的鸟语花香;邻居都已相熟多年,见面便会热情地聊上一番。

老爸去年刚退休,才享受了没多久的悠闲小日子完全被我打破。

父母极热爱花草,家里养了近一百盆的花,如今,那些花面临着至少一年无人看管的处境,全部拉到我这里又极不现实,为了这次的“大迁徙”活动,老妈开启了时髦的摆地摊卖花生涯。

她兴冲冲地告诉我,那棵我最喜欢的无花果,卖了40元“高价”,听完后我倒吸了口冷气。那棵树从我上大学时就在家里落户,已经养了十几年,每年都卖力地结果,给我留下无数甘甜的回忆。别说40块,就是400块我也不会将它卖掉,老妈表面潇洒地和它说byebye,内心想必也是诸多不舍。

我是他们生活的“破坏者”。来到我这里,他们和旧的朋友圈告别,面对着全新的陌生环境,所有关系都要从头建立,两个过了60岁的老人,适应起来要多么费力!

以前常说“父母在,不远游”,而现在我觉得要改成“儿女在,父远游”,为了子女,好多父母变成了“候鸟群体”。开学到子女家接送孩子,放暑假寒假把外孙带回自己家,开学后继续如此,仿佛时光静止,改变的只有父母越来越苍老的背影。

身边也不乏潇洒的父母,春天去杭州,夏天去东北,秋冬去海南,活得率性潇洒。而我的父母和他们完全不同,自己辛苦节俭了一辈子,满脑子想着都是儿女,到老了还要为隔代人发光发热。

前几年爸爸没退休时,曾描绘过他的退休规划:买辆三轮摩托车,带着妈妈周游全国;或者回到自己生长的小山村,盖个小房子每天养花种草。等到真正退休,他的理想却一个都没能实现,因为女儿上学没人照顾,我向他们求援,他们连一秒钟的迟疑都没有,立刻决定帮忙。

背井离乡而来,又要出力又要出钱,爸爸有糖尿病,妈妈腰椎间盘突出,但是他们一边忍着病痛一边为我带孩子,没有任何怨言,反倒是我,有时候对他们横加指责。

父母都是好强的人,从没听他们抱怨过生活。但这次来,妈妈边择菜边和我说些邻里摩擦的琐事,爸爸搬花时不小心扭了腰,跟我说腰太疼。

我才恍然惊觉他们老了这么多,之前对父母付出的一切都觉得心安理得。家里永远是干干净净没有死角,饭菜永远都是及时又香甜,好像只是打个盹的功夫,他们便苍老了。

看到网络上统计的数据,中国有百分之六十的家庭都是老人在带孩子,看到后心里颇有点难过。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把我们养育成人,剩下的小半辈子还要操心劳力的帮我们带孩子。

他们对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从孩子一睁眼开始,穿衣服、陪孩子洗漱、搞卫生、买菜、陪孩子出去玩,一直忙到孩子睡觉。

他们看着女儿一脸慈爱,那种目光让我想起小时候,他们也是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长大。

现在,父母和女儿在客厅笑作一团,我在卧室里码字,内心异常安宁。无论自己长多大,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