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坚持”是反人性的,“喜新厌旧”才是人的本能。
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吃不了几顿就会厌烦;再好玩的运动,一年下来,也会开始倦怠。这是很自然的。我自己曾经在大学时代坚持跑步4年,但当时的动力是“减肥”,“爱美”,和运动本身没有任何关系,过程也绝不轻松。
从2020下半年开始一直到2021年底,虽然在俱乐部的月度小比赛里,Sam差不多每次都能取得前三名的成绩,但这段时间参赛的人一直不多,所以也不觉得他的水平有明显的长进,而且很明显能感觉到,他的热情在降温。
一周两次的训练常常想找借口不去,每次回来不是脚疼,就是腰疼,头疼,手疼,反正总是在抱怨,让我也很烦恼。我是很不愿意去强迫孩子的,可是我也不希望他轻易放弃。
到底是要不要继续坚持?这段时间我和sam讨论了不下10次。肯定有好几次,我语气不善地说“要不就算了吧,这么痛苦就别去了”,然后他就会说:“我没有说要放弃啊。”每次过后我又会有点内疚,这样做到底对吗?
后来,我想了个办法,和Sam约法三章,让他每半年的训练可以有3次无理由缺席——只要他说不想去,那就不去,无须任何理由。但是如果超过3次,他还不想去,那么我们就索性放弃。
这个办法似乎不错,实际上他从来没有用完3次的额度。也可能因为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邻居家的孩子也开始和他一起去练击剑了,两个人作伴让训练更有趣了,也更有竞争性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从2021年年底开始他从花剑转为重剑了。
Sam在尝试过重剑后,觉得重剑更好玩,因为按照重剑的规则,全身都是可以击打的有效部位,打法多变灵活,而且双方同时刺中的话,是双灯(两个人都得分),这样的话出现意外的机会就很多,有时级别很高的剑手也可能输给比自己级别低的多的剑手,比赛往往充满着不确定性。
而花剑,由于身体被击中的有效部位很小(只有背心部分),又有优先权的规定(进攻一方有优先权击中才能得分),需要剑手更具攻击性,对于速度、爆发力的要求都比较高,通常技术水平高的不太可能会输给技术水平低的,比赛的结果一般都是按照Rating从高到低依次排列。
Sam的特点是比较有耐心也有耐力(10岁跑5000米比赛还拿到名次),但爆发力差,力量不够,喜欢打防守反击不擅长主动进攻,事实证明,重剑确实更适合他。
重剑还有一个比花剑、佩剑更有优势的地方,就是重剑的生命周期更长。因为重剑更“考脑子”,不像花剑和佩剑对速度和体能的要求那么高,所以重剑可以玩很多年。Sam俱乐部里有好几个Rating极高的60来岁的老头子,还在到处征战打比赛,没有多余的动作,一出手就招招致命,帅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