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要“养老”

养老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夏商时期继承,西周时期臻于完善。

《礼记·王制》有云:“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这足以说明西周时期就开始关注养老,制度从天子到诸侯一视同仁。

正如《礼记·乡饮酒义》说:“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这也许就是西周重视养老制度的根本原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懂得奉养老人,才能孝顺父母、敬事兄长。懂得奉养老人,才能形成教化。形成了教化,然后国家才能安定。这是由小孝(家孝)延伸至大孝(国孝),何等凌然。

再如西汉时期的皇诏令:“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满80岁老人即可有如此待遇;中华文化千年不衰的背后,均源于至孝着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时光流逝,随着养老制度日趋成熟,时今中华之大国,人口之众多,老龄化之逼近,国之压力可想而知。作为中国公民的你,养老你做好准备了吗?(详见续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