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
学者陆定一1943年将新闻定义为: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从这个定义来看,新闻有两个条件,一是新进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信息,二是进行公开报道。新闻的五要素就是描述事件的4W1H: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基于新闻的定义,也就意味着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的要求是——迅速及时。
今天重温新闻学的定义,不禁思考,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网络时代,新闻的价值是否有被削弱?新闻的内核是否被新媒体坚守?专业的新闻媒体机构需要肩负哪些新媒体时代独有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呢?自媒体的发声者们应该拥有哪种何种程度的言论自由,同时遵循哪些底线的管控?
从新闻的定义上来讲,你随手在公众平台发布的一条信息,都可能是新闻,比如你在微博平台公开发布说一只狗在某小区咬了人,这条信息可能是新闻,因为这是你当下亲眼所见的事实。但它也不一定是新闻,因为从新闻五要素来看,至少这条信息是缺失了原因,时间和事件都描述比较模糊。狗为什么咬人,家养的狗还是流浪狗,咬伤了人吗,伤得怎样,旁边有人制止吗,如果有人受伤,是否送医院等等。这一句话的信息所包含的事实是不完整的,这种片段式碎片化的信息大量在网络平台上传播,再加上信源的不确定性,事实真相的隐匿性,导致了后真心时代的各种反转。人们厌倦了舆论的反转,开始喜欢说,让子弹飞一会儿。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我只知道,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新闻的内核——真实性与客观性才更应该被更多人铭记于心。在公众平台阐述事件时,尽可能保持客观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