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的有用和无用

今天在qq群里,有人发了如下的一段话:“让人过于舒服的路,都是下坡路;最不费力气的行走,都是顺风走。然而动物园里养不出千里马,水井里也生不出腾飞的巨龙。你最终变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人生道路上,是选择迎风奔跑,还是就坡下驴。努力这个词太平凡,但努力将使你的人生不平庸。新的一天,早安。”这些话本身是没有什么错的,但类似的话被营销的多了,不经意的发了点感慨:“鸡汤虽好,但是从来不给勺”,况且现在的“鸡汤”有向“鸡血”演化的倾向,在某个时间,听到一些振聋发聩的语句后仿佛榆木的脑袋突然长出了希望的嫩芽:我某某某怎能继续虚度此生,我某某某也要骑马上战场。然而,很可能是去当了炮灰。在短期看也许“奋发图强”了,但长期看对人生未必是好事。

于是在群里继续发表评论:“好的东西总是不偏不倚,鸡汤少看点,不要时不时的热血沸腾一下。”

群主反驳道:“鸡汤无错,见仁见智,如果谁看了鸡汤热血沸腾,就要反思下自己”。并且表示,自己看鸡汤从来都是波澜不惊。

本想反驳,看了都波澜不惊的鸡汤也能叫鸡汤,鸡汤就是因为热血沸腾才叫鸡汤的!后来一想,凡事勿过度,大家辩一辩就行了,遂了之。

但“鸡汤无错”我倒是认同的,但凡道理往大、往深了讲,都是“鸡汤化”的嫌疑。不禁又想,鸡汤既然罕有方法论,那鸡汤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呢?

记得以前也喜欢看励志故事,一不小心就看成了书中的主角。市面上的书,不管是讨论的什么主题,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倾向:看完这本书,能获得(感受到)某一个成功。然而只是感受到了一些成功的表现形式,让我照着做,我确实是做不到的。于是退而求其次,仿佛看完了这本书,就已经今非昔比,已然变得足够成功了。这真是从前无知的罪孽阿。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讲如果做不到那就不是真知,我真想把从地里拉出来,请教他,我是真的知道阿,但是真的做不到阿。求先生教我!

喝了都不补身子的鸡汤,喝它何用。于是网上出现了反鸡汤语录:“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别人问你呢。”,“人年轻的时候要多吃点苦,这样到老了才能吃进去更多的苦。”,“不要因为浪费时间而自责了,看看那些你拿去努力的时间,不也一事无成吗?”咦?!说的好有道理?!

我们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人在黑暗的时刻靠鸡汤吊了一口气的,也有在得意时被鸡汤暗害了的,不同的人会因为不同的引导途径而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

现在我并没有足够的依据来讲鸡汤是“有用”还是“无用”。说鸡汤既是“有用”也是“无用”可能更恰当些。但有一点要警惕的就是,要持有理智应对别人对你的引导路径,莫要失了智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有用没用,最后都得靠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啥都在推荐产品呢?产品有可能适合这个季节,过了就不适合了! 小编给大家普及一下防晒小秘密,学会了以后不用百度啥的...
    鱼丸时尚阅读 2,256评论 0 1
  • 上午: 1.“7-18校长测试”会议,讨论流程、细节、任务分工; 2.任务:调查问卷设计;一层电子屏、易拉...
    like番茄的cycy阅读 1,4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