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人,十多年的老同事,大家都认为她是我的好朋友,我曾经也这样以为。
偶有别样提醒:譬如,老板司机辞职前告诉我,你别以为她是好人,她总在老板面前讲你坏话。譬如,同部门的后辈说“你是聪明,她是狡猾”。甚至我们的老领导都评价“你俩一个是油,一个是水,怎么能成好朋友”。
我当时坚持,我自以真心待人,至于别人,我相信也是长心了的。
直到有一天,与她因某件工作再次争论起来以后,我突然顿悟:我争论的是这件事在整局中的立场,而她,她只是要站在我的对立面而已。十多年了,事事如此,她是习惯性的与我对立。
我们于私,是互帮互助的朋友。可是这个私,衍生于工作。我们首先是同事,职场位阶有过升降转换,初始时,她是我的上级,而后,我在其上。这种情形下的工作,不再是安排和布置,基本都是宣贯和说服。虽说事不辩不明,但如果一直辩,事便难成、便事倍功半。
不成也罢,工作上的事暂放一旁,我们还有多年的‘友情’。但我因有一事有些伤心,有一段时间,我和她先后跳槽,而后,我应邀回归,不久后,她也面临是否回归的抉择,她犹豫不决时问我意见,我根据回归后的实际感受给了她推心置腹的建议,但她毅然决然选择了反方向。1年后,公司前景迷茫,她说,当时不该不听我的建议,若当时保留另一边的工作机会,该有多好。
我知道,她当时应该并不觉得我在为她着想吧。
我之糖霜,她视砒霜。
导致决裂的这一次,说到底,也是习惯性对立。
那又何必维持友情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