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安静
【用时】2小时11分
【作者】艾林•卡格
【类型】关于随笔
【评分】8分
【字数】3.4万
最近刚阅读完这本仅有3.4万字的小书,这是挪威探险家艾林•卡格写的关于安静的随笔。他是一位富有哲学思想的探险家,也是一位富有探险精神的哲学家。
他从哲学的角度试着向读者阐述“安静”的意义。
书中围绕三个主题进行展开:
安静是什么?
如何找到安静?
为何现在安静比以往更有价值?
为何会阅读这本书?说起来还是因为朋友的推荐。
在交流中得知他最近在看一本书,只有3.4万字,几十分钟就能看完,觉得挺有意思的,朋友看过很多书,所以对于选书还是有一番心得的,能让他觉得有意思的书,想必是挺特别的。
所以基于这些因素,我决定阅读这本书,本来以为自己几十分钟就能看完,没想到花了两个多小时,其中主要是因为不是连续看的,加上看的时候做了很多笔记,所以耗费了一些时间。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总体感觉是安静,舒适的。
不仅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多思考,也让我对“安静”这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面来聊聊书中的三个主题:
安静是什么?
如何找到安静?
为何现在安静比以往更有价值?
(1)安静是什么?
安静并非虚无,而是有中生有。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现实的方式,它代表了人类深层次的需求,它能帮助我们寻找新的角度。
安静可以让人富足,它具备一种罕见的特质,是打开新的思考方式的钥匙。它不是一种摒弃的态度,不是纯粹精神层面的东西,而是能让人体验到更丰富的人生的实用步骤。
安静是一种个人体验,它包含好奇,好奇是生命的动力。
安静会说话,它可以是无聊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
安静可以是你的一个朋友,一种让你自我感觉更丰裕的力量。
安静是一种新的奢侈品,它具有别的奢侈品所没有的独特性和长效性。对那些永远在追求最新的东西的人来说,安静是他们唯一不可能获得的东西。
安静还是一种不需要花钱买的东西。它也不需要被下一季的奢侈品取代。
安静是一种工具,能够帮你逃离周围的世界。
(2)如何找到安静?
安静的对立面是思考。如果你想找到安静,你必须停止思考,什么都不做。
你我才是核心。安静需要我们往回收,向内求。
安静存在我们自身当中,存在我们的内心,我们可以自己创造,也可以在大自然中寻找,比如:
栖息于草地上的安静
在每一片叶子下面
在石头之间蓝色的空隙中
……
生命中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安静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适合你个人,存在于你的头脑中,不用花钱就能得到。
你不使用技术,也可以获得安静。你不需要接受课程指导,或是专门休假。安静随时随地都可以出现,就在你眼前。上下台阶的时候,做饭的时候,或者集中注意力感受自己如何呼吸的时候,都可以获得安静。
我们所有人都是同一块大陆的组成部分,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成为一座岛屿的丰富潜力。
感知之外才是安静的所在。
(3)为何现在安静比以往更有价值?
当我们暴露在安静中的时候,我们的智慧和思考都会延伸。
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安静最有价值,最能体会到回家的感觉。
你被打扰的概率比较低,你可以沉浸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之中。
人在喧闹的世界中容易迷失自我,对屏幕和键盘产生依赖,而这种依赖已经成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迫切地需要安静。
我们总是在追求“更强烈的体验”,忘了偶尔停下来深呼吸,将世界关在门外,花时间去关注自身。那种想要借着做点事情来躲避无聊的想法是天真的,无论是永远在线、发消息、打字,还是看一些你没看过的东西。
安静可以通过暂停的方式重新发现快乐。安静可以让我们暂时停下忙碌的脚步,不让我们把忙碌当成目标。
我们可以在安静中思考,思考什么才是有意义的、能带来愉悦的,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从阅读、感受和思考这种时刻中得到的快乐,与在大自然、在床上冥想得到的体验相似。这就像年轻的时候,觉得很多事情都非常特殊,可现在回头看却觉得普普通通。在某一刻,将世界关在门外,让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来掌控你。
喧嚣已经或即将成为降低我们生活质量的因素,安静对所有生物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品。
学会享受安静比享受喧闹更困难,对那些永远在追求最新的东西的人来说,安静是他们唯一不可能获得的东西。
安静可以了解自己,也可以了解别人。让人在自身之中寻求宁静,重新找到了自己被忘却的那一面。内在的宇宙与怀抱我们的宇宙一样神秘。唯一的区别无非是一个向外,一个向内。
安静可以让人打开思路。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他说,他经常沉浸于内在的安静,将世界关在门外,以打开思路。
马斯克特别善于应用所谓“第一定律”:与其相信已被验证的真理,不如去寻找基础真理,并从那里开始思考。他将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
下面是来自书中一些经典语句以及阅读过程中引发的一些思考:
重要而独特的东西永远来自你的内心。有一个先决条件是你“必须回到自己内在的宁静中去”。……如果我们有更多自由的感受空间,生命本身就会变得更有力量一些。我感,我思,故我在。
安静确实会说话。它不但会说话,你还要和它对话,才能完全引出潜藏在它之中的力量。“或许是因为安静中包含好奇,但它也有自己的力量,是的,就像是在大海或无垠的雪原上一样。如果你不为这种力量感到好奇,就会对此心生恐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害怕安静(以及,为什么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能听到音乐),这大概就是原因所在。”
感受:真理就在自己身上,安静就在心中。独处是面对安静最多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安静离自己更近,你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是无法触及。这个时候的自己,会在比较安静的状态下思考、自省、或胡思乱想或天马行空 或沉浸在与自己的对话中。在与安静对话的时候,它可能给不了非常具体的反应,这种体验甚至无法言说,但是你能感觉到它在倾听。
“自然化身安静与我交谈。越安静,我能听到的就越多。”
感受:在没有人、电子产品,车子、噪音的打扰下,大自然变得安静,你在这个过程中能体会每个生命的变化,能听到它们发出的细微声音,不管是鸟叫声,风吹声,水流声,雨落声,植物生长的声音等,都在此刻变得更清晰,让人沉醉。
安静存在于我之中。与世界断开联系,只有我自己。我被迫回想我曾经有过的想法,甚至感觉。
感受:在这个嘈杂、发展快速、竞争激烈的时代,能做到并保持心平气和是非常难得的一个能力。
给自己保留一个安静,神秘,保有好奇,幻想的心灵之地。
在安静的环境下,你不再是你,无论是好是坏,都无法隐藏,能更进一步接触真实的自己。
在南极点,有一个美国人建的基地。科学家和后勤人员在这里一待就是好几个月,与世隔绝。有一年,一共有九十九个人在基地过圣诞节。其中有一个人拿出九十九块石头,发给大家做圣诞礼物,自己也留了一块。这些人在好几个月里没见过一块石头。有些人甚至在超过一年的时间里只能看见冰和人造的东西。所有人都静静地坐着,观察和感受自己拿到的那块石头。他们把它握在手心里,感受着它。没有人说话。
感受:在物质缺乏比较原始的环境下,任何东西都觉得弥足珍贵,能让自己切身地体会到每个东西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无论是好是坏,这种感觉会比以往都要强烈。
……他们中的一些人和其他人相比,可以在晚上住大一点的房子。于是,那天晚上,当我解下雪板,开始搭帐篷的时候,我觉得心里更平静,更满意了。
感受:在充满各种声音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着,最大的区别不过是比对方住更大一点的房子,开更好一点的车子,赚更多的一些钱。
但是,作者在南极,在这个既无垠又渺小的神秘土地上,没有其他人,只有自己,那无论是搭小帐篷,还是搭大帐篷,对自己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与其他人不同的。这种没有比较,没有嫉妒、没有失落的感觉让自己更平静,更满意了。
声音是一种物理存在,可以用分贝来计量。不过我觉得用数值来计量声音其实没什么意义。安静更多是一种想法,一种感觉,一种想象。你周围的安静可以包含很多东西。不过对我而言,最有讨论价值的安静存在于我的内心。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自己创造的安静。因此,我不再寻求周围绝对的安静。我想追求的安静不过是个人的一种体验罢了。
感受:真理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不必去他处寻找。安静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不必去刻意创造。
我相信所有人都能发现内心的安静。它一直都在那里,尽管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声音。在大海深处,在波涛之下,你会找到安静。站在淋浴房里让水从头顶浇下来,盯着燃烧的火堆,在森林里的池塘中游泳,或者到荒原徒步,你都能体会到那种完美的安静。我深深地爱着它。
感受:我感受到安静的时候,可以是画画,可以是冥想,可以是在盯着火苗看的时候,眼神专注,心无旁骛。
你用你的手或身体创造了某种东西。当你的身体运动的时候,你的思想也跟着运动。我特别享受快感从身体流动到大脑的感觉,而不是从大脑流动到身体。不管是带来热量的柴火,还是承载你心意的毛衣,都不能被简单地打印出来。它确确实实是你用双手做出来的东西,给你和他人带来快乐。
感受:跑步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你能切身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无论是酸痛感,还是跑步中的心无旁骛,或者跑后拉伸完的酣畅淋漓,这些感受都从身体流动到大脑,让你享受其中。
安静离我们很远,也离我们很近。需要的时候,它不出现;不需要的时候,它悄悄来临。
回归到生命,去寻找生命的原始力量,也许安静就存在其中。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经常会睡不着。我躺在男孩房间的高低铺上,觉得安静很讨厌。有点像我从噩梦中惊醒,可父母却没有察觉。那个时候,安静就像是一种声音,在我脑子里轰鸣。在那样的夜晚,我一个人蜷缩在床上,想不起任何一个让人愉快的念头。
感受:半夜突然醒来的时候,夜晚是安静的,很多细微的声音在此刻放大,耳朵有翁嗡嗡的声音,挥之不去,心跳的声音非常大,感官变得很灵敏。
安静也可以是你的一个朋友,一种让你自我感觉更丰裕的力量。
栖息于草地上的安静
在每一片叶子下面
在石头之间蓝色的空隙中
感受:在晒太阳的时候,在树下看着叶子在阳光下跳跃,看着阳光穿过指缝,看着玻璃杯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出的五颜六色,看着水波粼粼,迎着微风吹拂的时候,都会觉得岁月静好,非常享受此刻的安静,非常难得的体验。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认识到,这是因为我们往往都处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我睡觉,起床,看手机,洗澡,吃饭,然后去出版社上班。接下来,我回复邮件,参加会议,阅读,谈话。我们大家对如何度过一天有司空见惯的预期,而这支配着我们上床之前的生活。
……独自一人,不带任何目的,没有什么东西可看。这种时候,混乱就会显现出来。我们很难就这么干巴巴地坐着。找点事情做的愿望太强烈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运行得很好的大脑在这个时候帮不上忙了。在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发呆并不容易。所以,我通常会选择做些别的事情,无所谓是什么,只要能让我摆脱安静就好。
感受:自己常常会感觉无所事事,为了摆脱这种无所事事带来的空虚、无聊感,我们会给自己找点事儿干,不论做什么,只要能让自己动起来就行。
我在“不无聊”这个词上停了下来。
或许应该反着来看,或许让人有机会体会无聊的感觉也是好的?暂时断开联系,停下来认真想想你在做的事情。
感受:
体验无聊,才能不无聊。
感受痛苦,才能不痛苦。
人类对自身的逃避是个冷酷的现实,我们尽力避免去思考这一点。
面对真实的自己需要一些勇气,真相远比现实还要残酷。逃离只是为了不想面对无聊,不想面对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也许比想象中还要不堪。
为什么我要写一本有关安静的书:一方面是因为学会享受安静比享受喧闹更困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
感受:安静的状态下,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上,都会有种不习惯的感觉。
可能人在喧闹的环境下待太久了,以至于不知道如何去适应安静的环境。
喧闹常常体现为纷扰的声音和图像,或者转瞬即逝的想法。在这种快速流动中,我们很容易失去自我。
感受:人容易在喧闹,忙碌中失去思考,失去自我。
我们对屏幕和键盘的依赖也是喧闹的一种体现,而这种依赖已经成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迫切地需要安静。
感受:比如此刻,我打开微信读书,正在看《安静》这本书,如果能把不好的依赖换成比较良好的习惯,也许能让自己得到一些改变。
继续下去比停下来要容易。
比如刷抖音,刷剧,看动漫的时候。
我们越被打扰,就越期待被打扰。
和大家一样,我也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控制。我们所做的很多事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感受:很多事情明知道无意义,还会继续做,所以徒增了很多烦恼。
大多数的手机应用程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人用它们。
感受:下载了很多app,但是能经常用到的非常少,也就是下载的那一刻得到了满足,后面再也没打开过。
一些非常成功的应用程序带来了一个问题,其服务不仅仅让人们对此上瘾,还让他们变得更孤独。
选择太多也让人变得更孤独了。
有一部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信息,会得到很好的回应。而更多的人则期待别人关心他写了什么。越是无法预测别人的回应,用户对它的依赖性就越强。你什么都不能错过。长期下来,这种习惯不会让你开心,根据埃亚勒的理论,它会让你感到无聊、挫败、被动,还有寂寞。
感受:的确如此,比如在朋友圈发东西,或者简书上发表文章,期待别人的关注,如果没人点赞,评论,自己会很失望,很无聊,很挫败,如果有人关注点赞加评论就满足了当时的需求,就会继续发布信息,发布文章,期待下一次的满足。
安静与这一切正相反。它要你真正进入你在做的事情,去体验,不要想太多。它让每个时刻都变得足够重要。它让你不必通过别人来过自己的生活,而是将世界关在门外。无论你是在奔跑、做饭、做爱、学习、谈话、工作,还是在想创意、阅读或是舞蹈,你都能为自己创造安宁。所有写过书的人都知道一个其他人不知道的秘密:写一本书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写作本身,而在于坐下来,整理自己的想法,开始动笔。
感受:安静能让你更好地认识自我,体验生活。
真正令人遗憾的是,你就这样放弃了活出更丰富的人生的可能性,忽视了自己的潜力。你任由自己分心。分心意味着你脱离了真正的自己。我想起一个带负面意味的词:消磨时间。消磨时间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让你不断地为声音、期待和图像分散精神,不专注于你应该做的事情。我当然不是说这很容易做到,但不消磨时间绝对是有益的。
感受:分心意味着你脱离了真正的自己。
电子产品让你分心
零食让你分心
游戏让你分心
……
所有短期的享受都会让你分心。
沉迷于电子产品,不仅视力下降,还让人际关系变得更糟,因为缺乏交流,让人变得更孤独,让你远离了阳光开朗的自己。
沉迷于外卖、零食,各种高热量的食物,让你远离了健康的自己。
沉迷于游戏,让你远离了积极上进的自己。
不是不能停下来,歇一歇,享受一下生活,而是不能把有限的生命都放在了短期的满足上,而放弃了丰富人生的可能性。
你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需要专注,需要坚持,需要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精进!
斯多亚派哲学家塞涅卡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说的:“如果你知道怎样使用时间,生命就会很长。”两千年前,他就提出,所有人都“存在”,但只有少数人“活着”。
如果你知道如何使用时间,生命就会很长。
有些人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有些人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
有些人虽然生命短暂却活出精彩人生
有些人生活平淡,却幸福安宁
有些人生活忙碌,却依然不幸福
有些人生活困苦,却充满斗志
……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也许你会羡慕别人的生活,别人也有可能羡慕你的生活。
不管怎样,活在当下,好好地活着,开心地活着,努力地活着,有目标,有动力,有希望地活着。
这种匮乏不是指我们没有体验,或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有时候,过多的行动也会带来这种体验匮乏的感受。这是很有趣的一种现象。如斯文森所说,我们总是在追求“更强烈的体验”,忘了偶尔停下来深呼吸,将世界关在门外,花时间去关注自身。那种想要借着做点事情来躲避无聊的想法是天真的,无论是永远在线、发消息、打字,还是看一些你没看过的东西。
感受:我也有这种感觉,感觉不做点事情,就很无聊。
做了事,不管做啥,只要有事做,就可以避免自己胡思乱想。
但是往往没有方向,没有方法地做事情,反而会让自己沉浸在“假忙碌”中,得不到成长和突破。
反而会过度消耗自己,让自己陷于一种“无聊,做事,继续无聊,继续做事”恶性循环中。
如果无法从中找到价值和意义,这样的无聊会将我们吞噬,让我们被生活所操控,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如果奢侈品行业继续发展,大众也能消费得起了,它就会变得普普通通,因而令人厌倦。一个包的稀缺性在很多人拥有它的时候消失了。你可以买一个新的包,但无论它多么了不起,还是会有某个人的包比你的更好。
感受:
一个机会的稀缺性,在很多人看到并抓住时就消失了。
一个岗位的稀缺性,在很多人竞争时就消失了。
一个景点的稀缺性,在很多人去游玩时就消失了。
……
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去寻找那些很少人发现的机会、职位、景点或者其他事物,也许会感受到稀缺给你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
我认为安静是一种新的奢侈品,它具有别的奢侈品所没有的独特性和长效性。
感受:为什么安静是独特的?
因为它像空气一样存在,看不见摸不着。
每个人掌控不了它,它有时出现,有时消失。
它是稀缺的,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
它可以让我们有机会面对真实的自己。
它为什么有长效性?
因为它一直都存在这个世界,只是经常被忽视。
喧嚣已经或即将成为降低我们生活质量的因素。
感受:
思考的喧闹
情绪的喧嚣
选择的喧嚣
不管是物理上的喧嚣还是心理、身体上的喧嚣,喧嚣已经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或多或少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在这种环境下,安静显得尤为可贵。
《钻石》这首歌就做得很好,使用的元素不多,可以证明,使用越少的元素,制作人最初的想法就表达得越清晰。
感受:
少即是多也许是另一种“安静”
去聆听就是去寻求新的可能性,新的挑战。你能阅读的最重要的书就是你自己。它是打开的。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我小时候会那么喜欢蜗牛,它可以把家背在背上。我们也能把家背在背上——我们所拥有的,都在我们自身之中。
感受:我们所拥有的都在我们自身当中,只不过常常被我们忽视,反而去追求别人所拥有的。
在挪威,生日派对上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是:“那些来来往往的日子,我并不知道那就是生命。”……我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害怕死去,但我更怕的是没有好好活过,尤其是进入生命的后半段,开始明白很多事情已经太晚之后。
哲学家和无聊理论专家布莱兹·帕斯卡尔早在十七世纪就指出:“人类所有问题都源于人无法在一个房间里安静地待着。”
我越来越关注我所在的世界。我不被任何东西干扰,脑海中只有自己的想象和想法。未来不再重要,我也不再留意过去。我体会到的是我生命中的此刻。
安静和如何才能将世界关在门外并不难。就像挪威诗人奥拉夫·H.豪格写的那样,始终在你心里:
说到底
没有比你心里
知道更多的了
哪条路通向安静?我想应该是通往野外的路吧。把你的电子产品都留在家里,向着无人的荒地进发。三个昼夜,独自一人。不和别人说话。慢慢地,你就会重新找到自己的另外一面。
生命的秘密就隐藏在安静之中。穿越大海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想要寻找的东西就在你自身之中。
走你自己的路,你所在的地方就有安静。
重要而独特的东西永远来自你的内心。你必须找到自己的安静,自己的南极,将喧嚣关在门外,找到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