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称,全球约有3.5亿人患抑郁症,接受治疗率不足一半,我国官方公布的抑郁症患病率为2.1%。
老实说,抑郁症这个病在我小的时候是很少听到的,当然那时我国精神卫生系统的标准跟国际标准还是非常割裂的。比如我小的时候常听到一种病叫“神经衰弱”,睡不着觉的说自己神经衰弱,疑神疑鬼的说自己神经衰弱,头发掉了说自己神经衰弱,白天犯困的说自己神经衰弱,吃不下饭的说自己神经衰弱,吃得太撑也说自己神经衰弱。总之,“神经衰弱”是一个比较百搭的病,只要觉得不大舒服又说不出哪里不舒服的,都可以套上一顶“神经衰弱”的帽子。
今天的“抑郁症”颇有一点当年“神经衰弱”的架势,抑郁了就像得了个感冒这么容易。然而,感冒是可以自愈的,抑郁是不是也能自愈呢?我这不是个反问,就是个问题,因为我真的不知道抑郁症的致病机理是什么。据说现代医学对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病机理还不是很清楚,抑郁症的病因是很复杂的。目前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等因素有关,其中生物因素是发病基础,主要是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发病率会远远高于正常人,这样的人若在生活和工作中,在精神上受到挫伤或者不顺利,例如经济拮据、感情受挫、事业不顺利、精神高度紧张等消极因素影响下,要比正常人更容易患有抑郁症。少数正常人在上述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抑郁症。
由此可见,有一些人就是比另一些更容易抑郁,正如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得癌。我们都是一路活着活着,就来到了几十岁的关口,若说哪一个是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地就过来的,着实概率不高,基本也就都成了潜在抑郁症患者。好,既然都是潜在患者,谁先爆发,一看生理基础,而看外部刺激。生理基础差的叠加外部刺激大的,率先爆发的可能性就大一点。
这些年要求“理解抑郁症”的呼声也是越来越大,就像曾经要求“理解艾滋病”、“理解乙肝”、“理解自闭症”一样。当然,“理解”肯定是要的,但我总认为,人贵自救,与其要求别人理解,不如自己救救自己。有些鸡贼分子,已经开始用“抑郁症”作为为自己开脱的借口,一句“我抑郁了”变成了万能挡箭牌,而且“抑郁症”吧,比“艾滋”和“乙肝”都好用,因为后两者天然带着些社会属性,在政治正确性上不如“抑郁症”,一般人还真开不了口说“我艾滋了”。可这样一来,“抑郁症”就越发显得矫情和公主病了,本来是个病,被用得滥了,倒不像个病了。
成年人的情绪低落说来就来,可能是内生的,也可能是侵入的。凡事向内看,别动不动就抑郁了,更别动不动就把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抑郁症”它既然是个病,就别没事装病,要把医疗资源留给真正有病的人。“理解”是别人自愿给的,别人不愿给,那也是要求不来的。所以,自己的问题自己多担待,谁还没个抑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