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先生畅聊了两三个小时,之前一直埋怨他闷葫芦,什么都不和我说,俩人交流时间少。回顾昨晚的沟通,可能是他喝了几两小酒,内心打开了,也有可能白天公司的奖励,开心要分享。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十一点钟了,我是九点多就睡了,所以迷迷糊糊知道他回来但没想聊。他可能睡不着,连着叫了我好几声,我不明所以不想搭理他,他继续叫我,我就应了声。然后接下来,他就拥我进怀里,讲了好久,我就应着,关于他的工作,一路成长…关于我们家。我没有掩饰对他的崇拜和赞美,认可他的努力,看到他的一路成长,接受他口中自己的不足,确认他一直很好。
其实刚开始聊的时候,他是试探,小心翼翼地表达,我接纳他说的,他就想要表达更多。
我是他的一面镜子,他表达自己的努力和成功,分享出来是想要有人认可。他心理有不认可自己,脆弱的地方,表达出来也是想要收到鼓励,需要有人告诉他,"没关系,一切都很好"。
后来他开始埋怨一些事,身边他不认同的人和事,我就结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他的性格特征做出分析,不评判(其实也带一点儿个人色彩,尽量保持中立)的态度,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他可能明白了其中原因,就不那么纠结。也许听不进去,仍按照自己想法,也没问题。
说到后来,他讲了2021年提升自己的方向,工作的下一步目标,我听完更加佩服身边这个有思想、有行动的青年了,他是我身边最好的榜样,我由衷地表达对他的崇拜,他很开心地大笑。顺便我就自己认知,对他出了些提升自己的点子,自以为是很好的建议。
越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你越了解他的优点和短板,但是很多情况下他是不愿意听取你的建议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时机不对,他会觉得你在挑剔,想“你是啥水平,几斤几两我都知道,凭什么你来指导我?”不服气;也有对方本来平时就积累了对自己很多不满或者自卑,你说的方式不对,很容易让对方自暴自弃,形成内在攻击,最后还会伤害身边人。这都是不合适的。
恰当的沟通方式是,先给予肯定,认可对方之前的付出、努力;然后设立共同目标,可以是家庭或者你们之间共同利益,让双方站在统一战线上;再开始就下一步计划或改进方向做出建议,可以是委婉表达,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这样下来,对方没有抵触心理,接受度更好,双方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