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相见就好,不恨晚
2
说起来,邱雨已经两个月没有信寄过来了,也没有发微信或者接我电话。她在德国也没什么朋友,突然断了联系反倒让人担忧。我多次让她回国,说一个人在国外多有不便。她总说习惯了那里的人事和环境,也能自由地学习,国外对残疾人的尊重也比国内好上太多,没必要回国。
十一月份的时候公司签下了一个几千万的合同,老总心情大好,公休两天,而不是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我也趁此回了一趟半年都没回去过的家。母亲得知我要回来,一大早就上镇上去买了许多菜,都是我以前喜欢吃的。在家忙碌了一下午,就等着我晚上回来。
那时候小城的市区里已经有动车站,回家很方便,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转几趟车了。
在小城里,我每次回来都像是衣锦还乡。母亲总让我去小时候一起长大的几个孩子的家里一一拜访。时光荏苒,儿时的玩伴都散落天涯,各自为生。走过路过他们家的门口,仿佛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桐然的父母还是喜欢坐在门口吃饭,一张小方桌,一张凳子。老两口默然不语,只是双鬓的银丝愈渐明显。
邱雨的父亲做生意失败了,血本无归,被迫去工地上干活,想要重新开始。她母亲总与人说女儿出息了,出国深造去了。可母亲告诉我,这么多年,其实邱雨从未回来过。
唐浩的老家成了一座废宅,听说有开发商想在这里建一个超市,准备买下这块地。而对于他们母子在外的生活,没有人知晓。
后来我去了邻边村子,找到了宋康的家。房子不大,很安静,宋康的父亲一个人悠闲地给院子里自己种的蔬菜浇水。他认出我来,眉间含笑,邀我进屋喝茶。
我与他谈起当年一些同学的现状,直让他唏嘘不已。他轻叹,只说,其实当初有我的过错,那件事给你们所有人都留下了阴影,而今你们都长大了,各自不易啊。
我不置可否,不知如何作答。若回看当年,当年我们还是中学生的时候,若那件事没有在我们身边发生,一切就会不一样么?
那时候,我发现自己竟开始有点信命。如他所言,各自不易。
宋康每年都会回来一次,听他父亲说他现在工作很好,在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做财务总监。但他说到宋康的时候,脸上并无太多骄傲欣喜的表露。个中缘由我也不便多问,大概也无须知晓。
临走时,他出来送我,并赠予我一盒茶叶。他拍拍我肩膀,说这茶叶挺清香的,反复加水清香也还在。希望你和宋康,都能慎重对待自己的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