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遇到一点小瓶颈,生活中心理学十大效应,我已经把我感兴趣的几个都介绍完了,剩下的就是我不是特别感兴趣的了。为了坚持而坚持,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义。但是不管怎样,起码,坚持就是好的。前几天我在文章里还说到一句话,坚持一件小事儿,一定很有意思。
难得的是,还有一个让我高兴的事,今天上午突然收到一封简信,来自一个出版公司,说看到了我的文章系列,很适合他们公司的一个有声付费课程,问有没有兴趣与其合作。接到这封简信,我的第一感觉是高兴,紧接着第二个感觉就是,我行吗?才入驻简书一周的时间,我有这个实力吗?会不会遇到了骗子?一系列的问号,在我的脑海中徘徊,习惯于不自信的我,这个时候又犯了老毛病啦!谢谢这位工作人员的肯定,你的肯定,让我获得了些许的自信,也让我的坚持,有了一点意义。感谢,来自一个陌生人的温暖与鼓励。生活多美好!
好啦,开场白结束,我要继续坚持。今天要讲的是生活中的心理学系列之五——责任分散效应。
其实,乍一看到这个效应的名字,也都猜的大概八九不离十。按照惯例,还是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理论的来源。
1964年一天晚上,美国纽约郊外某个公寓前,一个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结束了酒吧工作回家的路上遇行凶者,她绝望的大喊,救命啊救命啊杀人了!这时楼上公寓的住户有一些人家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一切恢复平静,凶手再次出现,当她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有些亮起灯打开窗,凶手又被吓跑了。就在她以为平安无事,回到楼上准备开门时,凶手又出现,将她杀死在楼梯上。整个过程中,有十多家住户曾经打开窗,但却无一人救她,甚至无一人报警。这个事件当时轰动了整个美国,也被心理学家所重视,后来,这种当群体众多人旁观时,见死不救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就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博大精深,不仅仅有孔圣人的著名的忠恕思想,即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有一个谚语故事,叫三个和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当责任分散的时候,谁都想要偷下懒。相信你也拔过河吧?拔河的绳子特别粗,勒的手特别疼的时候,你会不会偷偷的省下点力气,脸上却是一副特别使劲儿,貌似特别痛苦的表情,心里头在想,让他们使劲去吧,太累了,反正那么多人呢。
但是,拔河比赛的结果,你所在的队伍输掉的时候,你会不会有一点点内疚,不过过了一会就淡了,因为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
好吧,如果拔河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比赛而已,不重要。那么接下来的事情重不重要?
如果董存瑞也觉得反正有人去做,用不着我,他还会舍身炸碉堡吗?如果黄继光也认为,那么多人呢,不差我一个,那他还会舍身堵枪眼吗?如果邱少云…如果…
原谅我是个历史老师,所举的例子可能有点老生常谈。我记得柏杨写过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我没看过,但我想,其中一定有一点,写的是中国人有这种旁观者效应,也就是麻木的中国人。接下来我举的例子有可能不是很恰当,请批评指正。近代中国历史是屈辱的,列强不断的侵略,一次又一次的签订不平等条约,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彻底的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是到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的时候,南京大屠杀的一张真实照片,当日本侵略者在屠杀一个又一个的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时,围观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同胞,中国人。我在讲课的时候,也评论过,中国人是麻木的,不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总是觉得与自己无关。或者,总有别人去出头,为什么一定是我?
好像气氛有些压抑了,那我们就把目光转向今天的现实生活。当今社会,黑心食品泛滥不止,弄的好多人年纪轻轻病魔缠身。原因就在于责任分散在了卫生、工商、质检等多个部门当中,就比如说宋代,有著名的三冗二积的现象产生。其中一冗,就是冗官,造成人浮于事,无效率可言。
再有,回到我的本职工作上来,当老师批评学生时,如果从大面儿批评,往往收不到效果。而如果抓住一个典型个例或者个人,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是一个我很尊敬的老教师曾经教我的道理。
让我们勇敢一点,不要怕出头的椽子先烂,也不要怕枪打出头鸟。做一个让自己不后悔的决定。你的坚持,就会让你看起来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