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的多年前,看过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故事情节基本全部忘掉,对于西雅图的认识是那是美国的一个地方。或许很多人想多年后去美国,一定去的是西雅图。
再后来,去到温哥华,知道顺着一条路开车就到西雅图了。西雅图的天气也如同满是阴雨绵绵的温哥华,每天吟诗作画,有病无病都可以呻吟一通的地方。那时,西雅图是心头向往和梦想的地方。幻想着有朝一日,去看看西雅图浪漫的雨,缠绵的雾。
这个念想持续很多年。从来就没萌生过改变念想的念头。
公路旅行,西雅图是一个无论如何也要去的地方。终于可以见到多年魂牵梦绕的梦想之地,有些许兴奋。计划着如何度过美妙的缠绵之地。想带把雨伞,又觉得会惊扰了它的优美,徒步中享受着绵绵细雨的浸润,雨伞会是不和旋的音符。
轮渡载着汽车,跨过了大海。开车经过多个城市,最先进入的是西雅图的老城。有些破旧的满是工厂气息的地方。经过了老城,映入眼帘的是不能适应的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或许是大农村待久了,不再适应城市的摩天高耸吧。
记得一篇微小说,讲得是多年后见到梦中的初恋情人。经历小半生再次重逢,初恋已不再是年轻时的感觉,除了容颜不再,还看到了现实中如同女人没有化妆穿着睡衣睡眼惺忪的日常模样。女人终究是日子里的女人,初恋和情人永远都是梦中的那个最美。
首先看到的是海上的摩天轮,很现代。一种不怎么喜欢的现代感存于心头。停车到最近的停车场,空余很多车位,停车一小时十五美金。再进去几十米远的靠里些的停车场,就是一小时五美金了。阳光灿烂的高楼大厦间,游走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游客。各种肤色,各种装扮,各种语言,从四面八方到达这里,游览着闻名遐迩的旅游之地。穿梭于声名远播的几个地方,没有找到任何感觉,只是世界无异的一个城市。走走巷子,不是富人的狂购状,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东西。
海,也没有什么特别。因为从海边来,对于充满商业气息的现代化的海,也无期待。逛一逛,拍拍照,感受一下作为游客的匆匆和到此一游之感,提示着需要逃离。
开上车,就是下班的高峰了。穿梭于高楼大厦的狭窄中,看着满是电车交通车的道路,各种下班车辆的拥堵…...就当做慢游西雅图的大街了,慢慢细品着这个城市。在一个满是商业化充斥中,看到很多亚裔面孔,知道太多人来到这里讨生活。
车上的狗狗一边与人与狗,打着不同的招呼,各种的友好表情,闻着道路上的不同气味…...终于在近两小时后,行驶完三英里的街路。一个漫长的记忆深刻的拥堵街道的游历。
当到达一家美式的一位名人名字命名的海鲜餐厅,餐厅需要先得到停车费的收据后,才可以进入到餐厅预约座位。进到里面,没有一张华人面孔,倒是门口的装饰中,一大海中大大的鱼和带有写着“海”字的装饰品。估计没有人认识这个字和它的含义,有如很多人身上纹着“忍”或者“爱”字,但只以为就是一个很酷的图案而已。餐厅里很美味的美式汉堡和美式做法的海鲜,明白了为什么餐厅超大付费停车场,停满了车。
酒足饭饱后,已经忘记了这是心心念的西雅图。在一个迥然无异的城市,逛了个街,堵了堵车,吃了个晚餐。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地方,寻找了片刻的阴雨绵绵。
世间万物,或许皆是“相见不如怀念”罢。于人于物,毫无二致。不再期待西雅图的浪漫和缠绵。
一个美丽的梦幻,就这样被消失的无影无踪。走吧,去远方,还有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