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学为人生之道,讲论人的生活,以人为主题;人在儒家哲学中居中心位置,儒家哲学乃号称人文哲学。
人和宇宙相连,为宇宙的一部分,即天地人三才,天地化生万物,人为万物之一,由天地所化生。天地的生理,在人的生命中,完全表现,人的生命为万物成全的最高生命,人乃万物之灵,代表万物,成为天地并立的三才。
儒家‘人’和天地相连,和万物相连,中间联系的脉络,是‘生生’,‘生生’是生命,是存在;若人和天地和万物脱节,人的生命就受到伤害。
人有气为本体,和水火,曹木,禽兽,同由气所生。
人的生命是心灵的生命,心灵的生命为发扬仁义礼智四端的道德生活。
人体配合天地,表现三才的密切关系。人和万物为天地所生,天地以气化生万物,气凝成物形,人为万物的优秀,人的形体肖似天地,和天地配合。
本体的来源:无极之真,二五之精。
本体的性质:得气之秀。
本体的内容:形,神,五性......‘无极之真’既是天道,为天地生物之道,人得出生,由天地而生。‘二五之精’,为阴阳五行之气。人得秀气......气之为气之清,气清则灵,人因此而灵。形,神,五性,形而生,神而知,五性感动。人生便有身体,身体为人是生。神,为灵,为心灵,人因此而有知......五性为五行所结成的才质,情感属于才质,人因才质而有感......。
人有性,有心,有情,有感,有知。‘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气之性本虚而神’。虚为无形为灵,气的本体为太虚或太和,是虚而灵。且变化灵妙莫测。人的气为虚灵,虚灵乃为人的性,人有灵性。‘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心为生命之所在,为秀气所成,故虚而灵。人的生命为人性的生命,心的虚灵来自性,心即虚灵故能知。五行之气成人的才质,才质发自心,能感。
人得天地之气以为气,得天地之理以为性,得天地之心以为心。
人得本体由理气合成,理在人,为天地之性,即人得本然之性。气在人,为人得形体。即具体的人,包括身体和心。人的气,较万物的气为清然而也有清浊之分,身体的气较浊,心的气较清。而且人和人彼此有间,又有分别,这种清浊的表现在三个方面很明显:一是身体外貌的清秀或俗陋;二是才能和气质的高下,美丽。三是情感的清浓。
仁为生,为爱之理,人心为人,具有全部生之理。
人的生活,是性和情的生活,心则统性情,人的生活一统于心。
天将理气授予人,人得天得理气以生。
凡是性都是气质之性,都是在气内......以每个人有一个人的性,这个性是函在气中,来自天命。人有才有形有质有情,才,形,质,情都出于性,每个人的性不同,不同点在于才,形,质,情。
儒家哲学传统的人论,归结人的本体为气,气函理,理气成人的形体心灵,心灵为人的主体,心灵生命为伦理道德生命,道德生命发展成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