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袂飘然曹溪风»书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忏悔品第六

"但向心中除罪障,各自性中真忏悔"

唯有向自心性处根除罪业,各于自性中自行真忏悔。什么是真性呢?一念不生即是真性,一念一生即是妄性。有我便是虚妄,无我便是真性。我们在现实人生中,要不断地关照自己,做任何一件事的起心动念是什么?你做的这一件小小的事情里边,心中有多少阴暗、有多少光明,或是善恶参半。这样一看,就知道自己在六道中的去向。黑暗多了,那自然是三恶道; 光明多了,自然是善道,没有大放光明,即不是佛。有遮蔽,有人情,有世故等诸多的想法,这些统统是妄心。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倘若能彻悟大乘法真正的忏悔,除邪迷,归正道,当即无罪。这要把心摊开,就是说你这个心灵究竟在想什么?是什么障碍了你?你一定要把它看清楚。当你的心和本本然的道接触的一刹那,那个罪即出来了。当业消灭的一刹那,人马上有升腾的感觉。因为业是一种物质能量,业即是重的,可以把人往下坠。有的人体重很轻,但走起路来特别沉重,感受的这个沉重就是业。

为什么很多人忏了而不管用呢?就是因为心没有打开,根本没与法相应。真诚的忏悔是要把所有的面子、人情等都放下,是要把你要忏的那个罪业放到桌面上,可以跟大家讲的。真实的忏悔来自思想的忏悔,这是灵魂深处的革命。等你把心完全摊开来,可以放到桌面上的这一刹那,没人愿意跟你计较,没人愿意盯着你的错误不放。你当着这么多众人的面,把自己的罪孽说出来的这一瞬间,就把这个业给消了。这在佛家叫"发露忏悔"。如果忏的心态没有调整好,忏亦无忏。真忏悔要用自心本性去忏,时时刻刻在忏,点点滴滴中忏,在任何一个行为下时刻关照好自己,不要等到开什么忏坛,或者是坐下来有一个什么具体的法。这一念逮住自己,就有机会忏! 这就是禅门的忏悔和其他法门的区别之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忏悔品第六 六祖在«坛经»中所言的禅法是典型的祖师禅。祖师禅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强调明心见性,当机即转。一切的恶在当下...
    不齊斋阅读 2,555评论 0 0
  • 桃花落尽韭园青 婉转寒泉过故庭 亟誉斯名将换酒 短长遗曲几人听
    Psych阅读 2,507评论 0 2
  • 现在很多人因为找不到爱情而选择单身,甚至孤独终老,可自己平常又没什么人际关系,不愿意和异性交往,只相信一见钟情...
    筱苗阅读 7,357评论 1 2
  • 每一个在外打拼的人, 此刻想必都在异乡落脚,遥望冬天的故乡。 又到年末时分, 感慨与惆怅,梦想与希望, 都淹没于城...
    余姚集美商标专利阅读 1,683评论 0 0
  • 今天没课,就坐在这画画画 然后 海洋系列 龙猫 随心所欲,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曾小兮阅读 2,713评论 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