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康心理——父母必须知道的那些心理效应(11)

好多孩子都是听着,父母说别人家的孩子长大的。父母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效应,就是怡康心理的心理咨询师今天要讲的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效应来源于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心理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这种效应在家庭教育中能给父母起到很多警示作用,接下来就来看看吧!


不要只跟着书籍教育孩子。现在许多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时,父母通常会照着书籍上的教育方式养孩子,认为书上讲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在教育方式失灵时,父母通常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孩子身上。父母照着书籍养育孩子的方式没有问题,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并没有绝对管用的教育方式,因此父母在参考书籍上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因人制宜,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不要老跟着别人家的孩子走。有一种孩子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父母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秀,通常会毫不犹豫地追随或复制别人家孩子的教育方式。在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如果没有成功,父母通常会把失败归结到孩子身上,就会对孩子说“你看看别人家的谁谁谁……”。有些父母非常爱孩子,但是归根结底他们只是爱孩子优秀的一面,而不能接受孩子不够优秀的部分。然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父母爱孩子就需要接受孩子的全部,鼓励孩子做自己,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不是自己的,父母要摆正心态,尊重和理解孩子才能找到适合教育自己的方式。


不要只跟着学校走自己不管孩子的教育。好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自己不用再管,学校就能把孩子教育好。然而实际上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推动,二者在孩子教育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父母不要认为学校教育,在脱离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是绝对有效的,这种盲目的追随学校教育,后果往往是不可预计的,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