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劝学中,荀子以较多的假托(于物)的手法来阐述一些与学习相关的实践、基础等等的道理,故,以文字阐明之时与之相似。
说明2(分段):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②、南方有鸟焉~所渐者然也。
③、故君子居必择乡~。
①、
己身:
实践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基础:吾尝终日而思矣
解:若没有每日苦思冥想的状态,不会在一朝求学而感到收获甚深(与孔子《论语》中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实践2: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基础:吾尝跂而望矣
解:似1
实践3:而致千里。
基础:假舆马者。
解:现象
实践4:而绝江河。
基础:假舟楫者
解:现象
开头两句是对于己身的基础+实践从而获得的最终的效果,也即学习的效果和远眺的效果。
引申:第一句可与孔子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并合理解:孔子所谓学、思一体,此间思是学的基础,学是思的实践过程与目标。
引申2:思什么,学什么(思己,学己:思考如何让自己以人类的身份存活在人世间,向圣贤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
他人:
实践1:而见者远。
基础:登高而招
解:现象
实践2:而闻者彰。
基础:顺风而呼
解:现象
结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提:“善”字不仅代表擅长,更代表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后文蒙鸠之卵破子死、射干之所立者然也、蓬之不扶而直、芷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作相反对比。
点:此文当中的六处属于人类自身的正确的、主动的选择说明了人类所需要至少学得的有关乎于学识、常识、本能(本领)等,即文中所提及的思、学;登高、博见;御、千里、江河等皆为在生所需学习的东西。
②、作为第①段的反向作比:
1、蒙鸠:虽做出主动的选择,但是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从而导致卵破子死。
2、射干:虽并没有做出主动的选择,但是环境所能够创造出优渥的条件。
3、蓬蒿:虽并没有做出主动的选择,但却因为环境的趋向性使得自身也与周遭相同(直则直:引申→不肖者或不正者(天生或后天)决然进入一个圣贤、君子的环境,倘若环境不弃,则不肖者也有一定的可能成为圣贤、君子的跟随者)
4、白沙:与3作反比,此间是为清白者误入或堕入黑道,就也有可能像黑道之人一样。
引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引申2:在乱世、俗世、迷世之中,更需要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在不改己身之初心而闯荡,若无此能力,还请退回原地等磨砺心性,准备好了以后方可进入社会历练。否则,从家门出来的纯粹、干净的学子,怎能扛过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最后的最后沉沦是唯一的可能。
3、4合并引申:
3、是为不肖者进入贤者环境。
4、是为贤者(或是普通人,若是贤者可能还经得起考验、诱惑甚至是侵蚀)进入不肖者环境。
分辨当下社会环境是为(4)环境,即不肖者环境(大环境),分辨过后,才能做出主动的正确的选择。
5、芷:本是为好物,即是上文所谓拥有好的基础,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或是生长过程中被浸泡在了尿液当中,最终被世人唾弃。
引申:像比《伤仲永》,有高超的文学天赋,但被父母所坑害,最后因其泯然众人矣,而被世人所遗忘。
引申2:幼年成长期,老师、家人、同学、朋友以情恩礼智善相遇、相教、相学、相识、相知(本是好物),长大后若因世俗所需钱权名利色(尿液)而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忘却了一切,那么最后的最后,也只能孑孓一身了。
1、2、3、4、5合并引申:
象征了五种类型的错误的处事为人的方式方法。
1、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正义)
2、不心存侥幸,正确面对社会。
3、就算拥有不好的过去,也需尽可能的向圣贤靠拢
4、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看清、看透社会的本质再做出选择。
5、长大的标志是学会防守,而并非一味的进攻。
③、回到《孟母三迁》的实际意义中,孟母三迁的意义就在于给予孟子一个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生存、成长、学习环境,使得其之后的人格、德操能够在自然而然之间成为其傍身的东西。
引申:君子需通过基础达成实践的目的,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出对于己身而言正确的主动的选择——逃离或是坚守。
终:远离邪僻而亲近中正本是每个人需要拥有的最基础的认知(最基础的是非对错观:辨别何为邪僻,何为中正;知道邪僻该远离,中正该亲近),但如若连这样的认知都没有的话,只能说自己从小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学习到真正该学的东西,所有的博学都是假的或是错的。
谨在此地提一句,对于人类而言所需的仁义礼智信或是情恩礼智善才是人类所亲近中正的根本,换言之,儒家五常即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中正,是否能够亲近的主要标准,是为了人能够以自身的身份继续存活于人世,而不被天地所唾弃、淘汰。